守护“会呼吸的文物”(美丽中国)(2)
杭州市园林绿化发展中心主任吴海霞介绍,杭州正积极探索数字化场景创新。除了古树名木管理子平台外,杭州还推出了“古树智检”巡查养护作业系统前端小程序与后台管理系统,让一线工作人员在指尖就能精确定位古树,定期对古树周边的环境、生长情况及保护状况开展动态监测和跟踪管理,并结合现场情况评估是否需要及时采取保护、复壮等科学措施,实现“树树有档案、棵棵有人管”。
具体而言,前端小程序可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养护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实现对古树名木的闭环管理,并充分结合数据可视化技术,将待巡检树木准确定位、直观展示,便于巡查员随时记录问题,促进管养联动;后台管理系统实现多端互联,工作人员既可以通过手机等设备进行操作和管理,实现不同角色间的任务协同,又可以与前端小程序实现数据同步和共享,提高巡查工作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杭州还引进物联网保护技术对古树试点构建白蚁自动化监测预警控制系统,共布置安装白蚁监测点209个。利用物联监测技术,在古树名木遭遇蚁害时,系统可自动发出警报,显示相关位置,提醒养护人员及时前往蚁害具体地点进行处理。依托系统实时监测,初始、有蚁、灭杀中、已灭杀等不同工作状态都能直观显示。
多措并举,营造爱绿护绿的浓厚氛围
在杭州市西湖区北山街,湖光山色相呼应,沿路可见111株古树。城市建设中如何保护好古树名木?多年来,杭州走出了一条涵盖法规、导则及规划的全方位保护之路。
2022年8月,《杭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决定》通过,明确古树名木属地责任,要求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设立保护标志和划定保护范围,市和区、县(市)古树名木行政主管部门应建立古树名木数字化档案;2024年2月,《杭州市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正式施行,将树龄在80年及以上、不满100年的树木列为“古树后续资源”,一并纳入保护范围,有效防止在城市基础设施及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损害古树后续资源的情况。
同时,为了让古树名木养护管理有据可循,杭州市园林文物局从土壤检测与改良、排水设施、树洞保护、地表处理、有害生物防治等方面出发,编制完成《杭州市城市古树名木日常养护管理技术导则》,于2023年1月发布实施。
正值暑期,在“西湖十景”之一花港观鱼景区,一群儿童用好奇的目光打量着身旁的古树名木,一边聆听专业老师的讲解,一边对古黑松、古羽毛枫、古广玉兰啧啧称奇……这是由杭州市园林绿化发展中心举办的杭州市古树名木保护City Walk(城市漫步)探索之旅公益研学系列活动之一。目前,杭州积极开展古树名木宣传,在线上,通过“绿色家园”等小程序吸引公众参与古树保护;在线下,通过古树名木主题展等活动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爱绿护绿氛围。
“作为同时管理园林与文物的政府机构,杭州市园林文物局的设置就彰显了杭州推动园林与文物共同繁荣的决心。推动古树名木保护工作逐步实现法治化、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势在必行。”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局长高小辉表示,“古树名木是一座城市的骄傲,杭州将进一步加强日常保护管理工作,提高全社会保护意识,让古树长青。”
《 人民日报 》( 2024年07月22日 1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