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深聚焦)(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4-11-03 09:53:02
浏览

刘欢喜:我所在的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是学校专门负责知识产权申请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职能部门。科研人员只要提出需求,我们就会定制专业的转移转化方案。这种服务体系,既保障了转化的合规性、安全性,也提升了转化效率,解决了科研成果“不能转”的问题。与此同时,还建立了一支由体制内外混编的高校成果转化专员队伍,专员全程参与成果披露、价值评估、专利申请与维护、技术推广、对接谈判等,解决了科研人员“不会转”的问题。目前,技转专员服务的科技类成果转化项目累计超过400项,成功签约成果转化合同金额近20亿元。

王纾:前段时间,首个省部共建的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在江苏落地。该中心以南京和苏州作为核心承载区,聚焦生物医药、信息通信和先进材料3个产业方向,搭建全国高校开放共享的“一站式”“全链条”公共转化平台,为推动全国优势高校与区域优势产业强强联手,为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作出了新的探索。

记者:如何把科技成果转化与育人模式有机融合,形成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相互促进的良好格局?

熊涛:让师生置身企业之中,真正了解市场需求和企业运营模式,把论文写在生产一线,这对于推进校企合作、成果转化十分重要。近年来,我们实验室组建多个团队,每个团队对接一个企业或者攻坚行业的某个技术难题。鼓励年轻教师、硕博士生以科技特派员、科技副总的身份扎根到企业中去,不少人才在这样的培养模式中得到成长。

李季:在人才培养方面,中国电科主动对接高校,积极开展工程硕博士联合培养工作,与清华大学等34所高校合作,建立647人的企业导师库,着力解决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与生产实践脱节的突出问题。依托国家重大工程及48个国家级创新平台,为工程硕博士生入企实践提供实战环境。

推进评价改革

打造服务平台

记者: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还存在哪些堵点,下一步应向哪些方向努力?

熊涛:当下,对科研人员的评价导向主要还是从学术角度出发,以学术论文、纵向科研项目为主。这就容易导致高校教师更热衷于纵向科研项目的申报,而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意愿较弱。研究与产业实际需求脱节,难以直接形成完整工艺和市场化产品。因此,应继续改进对高校科研人员的评价、激励与分配制度,将科技成果转化、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纳入指标,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刘欢喜:一方面要改进对科研人员的评价,另一方面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绩效考核也应重视客观评价。下一步,应建立以市场应用为导向的评价制度,根据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科技成果的特点,制定差异化评估指标,更加客观、真实地反映高校成果转化状况。

李季:在具体操作中我们感受到,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服务目前还不够完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仍未解决。面对众多高校成果,社会化的验证平台往往存在服务单一、成果熟化验证水平不高、业务范围有限等问题,难以满足企业多样化的成果验证需求;而企业自建平台又面临先期投入大,缺少有效商业模式等难点。因此,建议加快建设专业的转化中介服务机构,灵活调用配置行业内创新资源,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