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续奋斗建设美好家园(讲述·回信背后的故事·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村民在下党食用菌生产基地工作。
村民在采摘猕猴桃。
外国游客在下党乌金陶传习所体验陶艺制作。
以上图片均为吴苏梅摄(影像中国)
下党新村风景。
龚 健摄(影像中国)
核心阅读
2019年8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福建省寿宁县下党乡的乡亲们回信指出,希望乡亲们继续发扬滴水穿石的精神,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久久为功,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积极建设美好家园,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5年多来,下党乡干部群众牢记嘱托,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发展高山茶叶、优质水果、食用菌、林下经济,形成“1+4”特色产业格局,同时升级完善路网、电网、水网等基础设施,助力山货出山,助力农民增收。
青山苍翠,溪水潺潺,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下党乡下党村的鸾峰桥边,不少游客正在拍照留念。品一碗幸福茶,尝一桌农家饭,住一晚古民居,买一份农产品……近年来,当地利用现有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发展高山茶叶、优质水果、食用菌、林下经济,形成“1+4”特色产业格局,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产业迭代,助力稳定增收
下党村幸福茶馆内,几名游客正在歇脚。茶馆负责人王光朝一边添茶,一边介绍下党村变化。
下党地理、气候条件适合茶叶、猕猴桃、锥栗等经济林木生长。近年来,当地根据自然禀赋和群众意愿,发展高山茶叶、食用菌、优质水果等特色产业1.6万亩。今年76岁的王光朝,是个种茶制茶的“老把式”。“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这儿茶树种植面积很小,村民都是在山地上见缝插针种植。”王光朝说,直到90年代初公路修通后,当地茶叶才开始外销。由此,茶叶逐渐成为下党乡的支柱产业,成为当地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
近年来,下党乡茶产业不断迭代,探索“定制茶园”模式,变“卖茶叶”为“租茶园”。客户每年可以从每亩茶园获得100斤生态茶叶,还能随时查看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各个环节。
2020年,下党乡组建滴水缘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将“定制茶园”模式拓展至全乡10个村,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村集体和600多户茶农稳定增收。“我们采取企业化运营的抱团发展模式,通过规范管理,实现‘从茶园到茶杯’的全过程质量管控。”联合社理事长王菊弟说,寿宁县梦之乡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将联合社纳入统一管理,将股份收益二次分配给茶农和村集体,实现茶企和合作社良性发展、茶农增收的多赢格局。
下党乡党委副书记叶作聚介绍,去年,下党乡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约1.41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52元,比2018年翻了一番。
打造品牌,集中推广销售
优质农产品如何更好走向市场?下党乡的回答是坚持在品牌建设上下苦功。早在2014年9月,下党村就注册了“下乡的味道”商标。精心设计旅游伴手礼、分类推广策划、统一包装风格……在寿宁县农垦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合力运营下,“下乡的味道”品牌走向更多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