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质量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可以增进社会消费预期,有利于扩大内需,抓民生也是抓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北京、安徽、重庆等地在国计民生关键处发力,持续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切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
40万套(间)房子,有效投资和民生改善同频共振:北京力争在“十四五”时期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40万套(间),让新市民、新青年“有得住”更能“住得好”;
500亿元产值,民生所需和新兴产业“双向奔赴”:安徽扎实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先后孵化城市安全产业核心企业20余家,带动集聚产业链企业300余家、产值500亿元;
10万余个岗位,产业发展和充分就业相互促进:重庆下大气力发展软件信息服务业,从去年7月到今年6月,新增从业者10万余人。今年上半年,重庆软件产业实现营收约1900亿元,同比增长7.5%……
近日,本报记者探访了北京、安徽、重庆三省市在高质量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生动实践。
围绕产业抓就业,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专业建在产业上、教学瞄准生产干、校长围绕厂长转!”安徽蚌埠技师学院党委书记朱冬民讲出了该校的教育理念:产教充分融合,实现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精准匹配。
来到安徽蚌埠技师学院的实训车间,企业技能专家正手把手指导学生开展新能源汽车检验与维修。近年来,学校围绕蚌埠市重点产业集群,设置了新能源汽车、电子商务、信息技术、现代智能制造等优势专业,与用人企业开展“订单式培养”等深度合作,学生技能过硬,就业率相当可观。
透过蚌埠看安徽。近年来,安徽围绕区域经济发展布局技工教育,聚焦企业需求开展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已有技工院校91所,在校生24万人,为优势产业输送了大批优质人才。“产业和就业实现了‘双向奔赴’!”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陈宏说。
就业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北京、安徽、重庆等地围绕产业抓高质量充分就业。
来自重庆的数据显示,优势产业的就业增量正不断涌现。今年上半年,重庆先进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三类重点产业需求分别为4.65万人、38.00万人、33.67万人,占总需求的26.57%;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渝职聘”上,今年现代服务业新发布招聘岗位21.07万个,同比增长26.76%。
优势产业不仅扩大了就业容量,也在发展中提升了从业者的就业质量。
带领团队一起完成技术攻关项目110余项,技术创新获奖10余项,创造经济效益5500余万元……从普通装配工成长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北汽集团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赵郁说:“发展更有奔头了。”在北汽集团,像赵郁这样的能工巧匠有5.4万余人,占全体员工的比例近60%。
近年来,北京推出“金蓝领”培育行动计划、实施“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等,在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中,培养适应首都高质量发展的技能劳动者大军,促进就业质量的有效提升。截至目前,北京技能人才达到355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达到121万人。
“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兜牢民生底线,用惠民生、暖民心举措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北京市市长殷勇表示,北京将持续抓好就业这个民生头等大事,采取针对性措施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增强劳动力就业能力和素质,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