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增效益 农民增收入 农村增活力(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4-12-17 12:24:01
浏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集中力量办好群众普遍需求、能够办成的民生实事,让群众可感可及”“回应老百姓的关切和需求,把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在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耿车镇大众村,沥青马路宽敞好走,生活污水排入管网,八成村民在村里的创业园、电商物流园就业,村里建起卫生室、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看病、养老都方便。今年不少住城里的村民选择回村住,村民夏欢道出其中的缘由:“乡村条件改善,宜居又宜业,住着舒心!”

“我们把建设和美乡村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努力实现‘村村有亮点、片片有特色’。”宿城区委书记陈伟说,今年全区有9个村社获评江苏省首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看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在75%左右,生活垃圾进行收运处理的行政村比例稳定保持在90%以上。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基本公共服务提标扩面,远程医疗服务网络覆盖所有市县,并向乡村延伸覆盖,全国通5G的行政村占比超过90%……一个个和美乡村成了广大农民乐享现代生活的幸福家园。

“我们合作社生产的软儿梨在东南亚很畅销,一斤卖到了30元。”在邮储银行兰州市分行的贷款支持下,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什川镇长坡村百璐通瓜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魏永波,带领成员建起冷库、无尘车间,将软儿梨推向海外市场,吸纳33名农民就业,带动800余户种植户增收。

兴产业,促就业,增收入。前三季度,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740元,同比实际增长6.3%,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46,比上年同期缩小0.05。全国脱贫人口务工就业规模超过3300万人,832个脱贫县每个都培育形成了2至3个特色主导产业,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

口袋鼓起来,“脑袋”富起来。

青山绿水间,缕缕书香润泽乡村。“农闲时,我经常来农家书屋看果树种植技术相关的书籍。”重庆市巫山县曲尺乡柑园村村民彭斌,通过参加“村读”活动爱上了阅读。在巫山,“村读”活动不仅提升了乡亲们的文化素质,也为和美乡村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

“村BA”“村超”火爆,“村晚”“村舞”出圈……今年以来,农业农村部会同中国文联等有关单位组织开展“大地流彩·全国乡村文化振兴在行动”系列活动,各地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打造了一批“农字号”“村字号”文化IP,丰富广大农民群众文化生活,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环境美,收入增,文化丰……各地聚焦农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民生实事,办一件成一件,广大农民群众在乡村全面振兴中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2%,乡村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科技为农业现代化插上腾飞的翅膀”“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强农惠农富民支持制度,充分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义渡口镇3万亩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小型田间气象观测站、高清摄像头、卫星传感器等高精尖设备齐上阵,实时采集田间数据。义渡口镇解家村村民解俊亭,这个种地“老把式”如今有了大数据指导,“种地更轻松更科学,增产又增效。今年我家的育种小麦,每公斤比普通小麦多卖了两毛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