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润泽美丽中国(绿色家园)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2-04-03 09:43:06
浏览

湿地保护润泽美丽中国(绿色家园)

 

  深圳福田红树林美景与城市融为一体。
  张子博摄

 

湿地保护润泽美丽中国(绿色家园)

 

  山东东营黄河三角洲湿地,一只天鹅在水上飞翔。
  周广学摄

 

湿地保护润泽美丽中国(绿色家园)

 

  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麋鹿群。
  姚 毅摄

 

湿地保护润泽美丽中国(绿色家园)

 

  四川宜宾市南溪区湿地公园的油菜花迎春绽放。
  严易程摄(人民视觉)

 

  核心阅读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物种基因库”,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

  今年是中国加入《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30周年。3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湿地生态状况持续改善,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水清岸绿,鱼儿畅游,鸥鹭翔集,全国已指定64处国际重要湿地,认定29处国家重要湿地,建立600多处湿地自然保护区、1600多处湿地公园,湿地保护率超过50%。中国为全球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作出了重要贡献。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鸟儿在这里安然栖居

  “东经118.98781、北纬37.75219,有53只灰雁……”在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岛河监测点,生态观测员吴立新正用望远镜观测并记录。

  “快看,‘鸟浪’!”一旁的保护区管委会高级工程师朱书玉边说边指向天空,只见密密麻麻的鸟儿时而高速俯冲,时而悠然盘旋。“这两个‘鸟浪’,每个至少有几千只鸟儿,前两天我还遇见上万只的‘鸟浪’咧。”吴立新说。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530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暖温带保存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区位于大陆、海洋、河流的交错带,随着黄河入海水沙通量降低,局部区域海岸受侵蚀,湿地生态非常脆弱。“我们坚持用生态的办法治理生态,倡导自然引导、人类助力,呵护整个生态系统。”保护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许明德说。

  芦苇倒映在湛蓝的水面上,鸟鸣啾啾,水天一色。绿头鸭、斑嘴鸥、罗纹鸭,有的成群在水面休憩,有的扑棱着翅膀紧贴水面疾飞……“那是繁殖岛,面积大约两平方公里。不管水位涨落,岛都淹不着,适合涉禽、游禽繁殖。”朱书玉说,像这样的繁殖岛,保护区已建了100多个。

  在吴立新看来,建好繁殖岛相当于重建一条生物链,“大自然的事儿,就要按自然规律办。”

  “水禽是标志湿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指标,反映湿地生态健康状况。”朱书玉说,保护区多措并举保护水禽,目前,保护区鸟类由1992年成立时的187种增加到371种,成为东方白鹳全球最大繁殖地、黑嘴鸥全球第二大繁殖地、白鹤全球第二大越冬地。

  水是湿地保护修复的核心要素。保护区相继实施黄河生态调水、刁口河丰水期调水等,近3年生态补水量达3.6亿立方米。

  保护区还探索多种生态治理模式。例如,采用“刈割+淹水”“刈割+翻耕”等,治理外来有害生物互花米草,为我国沿海地区潮间带开展湿地生态修复提供了宝贵经验。据监测,近几年保护区内盐地碱蓬、柽柳和芦苇等主要植被群落面积逐年增加,生态效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