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超20万尾“子二代”中华鲟放归长江
人民网北京4月10日电 (记者杜燕飞)记者从三峡集团获悉,9日,在湖北省宜昌市胭脂园长江珍稀鱼类放流点,超20万尾“子二代”中华鲟放归长江,大规格中华鲟放流数量创历史新高。
4月9日,超20万尾“子二代”中华鲟放归长江。受访者供图
“子二代”中华鲟是科研人员利用野生中华鲟繁殖出子一代后,再繁殖出的一代。本次放流中华鲟均为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2009年以来繁殖培育的“子二代”中华鲟,放流延续“中、青、幼”相结合的科学策略,最大年龄13岁,最小年龄半岁,放流数量较往年得到大幅提升。
“此次放流对持续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为促进中华鲟自然种群的恢复创造有利条件,助力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三峡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雷鸣山表示。
4月9日,超20万尾“子二代”中华鲟放归长江。受访者供图
中华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之一,距今已有1.4亿年历史,是长江珍稀鱼类保护的旗舰物种,有“水中大熊猫”和“活化石”之称,具有重要的科研、生态等价值。近年来,中华鲟野生种群数量持续衰退,1988年被列为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2010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极度濒危物种。
据介绍,中华鲟个体大、洄游距离远、生活史复杂,其90%以上的生活史是在海洋中完成的,但目前对其海洋生活史阶段的生存状态了解极少。1984年,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人工繁育中华鲟取得成功。2009年,该所全人工繁育中华鲟获得成功,“子二代”中华鲟的繁育工作由此开启。经过多年人工繁育与技术攻关,2021年,该所“子二代”中华鲟全人工繁育工作创历史最好成绩,共孵化鱼苗60万尾,培育20厘米以上规格幼鱼25万尾,大幅提升了规模化放流能力。
4月9日,超20万尾“子二代”中华鲟放归长江。受访者供图
目前,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拥有国内规模最大的人工种群梯队,包括繁殖群体、近成熟群体、补充群体、幼鱼群体近6000尾。自1984年首次放流中华鲟至今,已连续实施65次中华鲟放流活动,累计向长江放流中华鲟近530万尾,放流“子二代”中华鲟258000余尾,为补充中华鲟种群资源、实现中华鲟可持续繁衍生息发挥了重要作用。
(责编:乔业琼、吕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