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间站建设这些看点值得期待(筑梦“太空之家”——中国空间站建设记?)(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2-04-21 10:38:07
浏览

  其中,神舟十四号乘组将参与和见证中国空间站从单舱组合体逐步建成三舱组合体的飞行状态。“这期间要经历9种组合体构型、5次交会对接、3次分离撤离和2次转位任务。”黄伟芬说,神舟十四号乘组还将完成首次进驻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建立载人环境;首次利用气闸舱实施出舱活动等工作。神舟十五号乘组也计划实施数次出舱活动任务,对三舱三船最大构型组合体进行运行管理和维护等。

  “两个飞行乘组还将开展科普教育及其他公益活动,按计划开展数十项在轨科学研究的实验和工程技术试验、飞行任务数据资料收集和拍摄;开展在轨健康监测、防护锻炼、在轨训练和演练以及大量空间站平台巡检测试、设备维护照料、站务和物资管理等工作。”黄伟芬说。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展望了中国空间站建成的时刻——“届时,一个由3个舱段、2艘载人飞船和1艘货运飞船构成的总质量近100吨,乘载了6名航天员,装载了空间生命和生物科学、材料科学等大量先进实验装置的中国空间站将呈现在世人面前。”

  未来,会不会有其他国家的航天员造访中国空间站?郝淳说,中国载人航天的发展始终坚持和平利用、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中国已与世界上多个国家和组织签署合作协议,开展一系列合作与交流,实施了一系列合作项目,取得了一大批研究成果。

  “我们愿意把中国空间站打造成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个平台,和各个国家的航天员、航天科技队伍一起,不断探索浩瀚宇宙,造福人类。”郝淳说。

  “旗舰型”设施助力空间科学研究

  2022年是中国空间站建造的决战决胜之年,也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30周年。郝淳说,建造中国空间站、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是实现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重要目标,也是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的重要标志。

  郝淳介绍,今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以后,工程将转入为期10年以上的应用与发展阶段。初步计划是每年发射两艘载人飞船和两艘货运飞船。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并对空间站进行照料和维护。

  为进一步提升工程的综合能力和技术水平,中国还将研制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和新一代载人飞船,返回舱均可实现重复使用。其中,新一代载人飞船可搭载7名航天员,载荷能力也将大幅度提高。

  “同时,我们考虑研发空间站扩展舱段,进一步支持在轨科学实验,为航天员的工作生活创造更好的条件。”郝淳说。

  在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中国还将利用空间站舱内安排的科学实验柜和舱外大型载荷设施,开展更大规模的空间研究实验和新技术试验。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研究员钟红恩介绍,空间应用系统在空间站舱内安排了14台高水平的科学实验柜,每台实验柜都是一个小型的太空实验室;空间站舱外安排了3个大型载荷挂点、两个暴露实验平台以及与空间站共轨飞行的巡天空间望远镜等“旗舰型”研究设施。

  “这些设施将支持开展空间生命科学、微重力物理科学、空间天文和地球科学、空间新技术与应用等多个领域的科学研究,推动我国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钟红恩说。

  2023年,中国计划发射首个大型空间巡天望远镜,开展广域巡天观测,将在宇宙结构形成和演化、暗物质和暗能量、系外行星与太阳系天体等方面开展前沿科学研究,有望取得一批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