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格局下畅通国内大循环观察
新华社北京4月25日电题:新发展格局下畅通国内大循环观察
新华社记者
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相互交织,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国际经济循环格局深度调整,中国经济发展态势引人关注。
立足国内,扩大内需,畅通循环,做强市场,成为中国在更复杂多变环境条件下谋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
34.8%!
这是今年一季度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此数据十几年前曾达到67%。
与这一下降趋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内需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高位,甚至有7年超过100%,国内需求增长有效弥补了外需下降的影响。
近年来,全球化遭遇逆流,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蔓延。进入2022年,全球疫情持续,俄乌冲突又加速世界格局变化。
“历史上从来没有这么多国家同时经历经济衰退,遭受资本、工作和生计损失。”世界银行行长马尔帕斯对当前“全球危机交叉重叠”的状况深感忧虑。
“我们预计2022年和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将进一步下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说。近日,这个组织将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3.6%。
面对外部环境的挑战,深度融入世界的中国如何走好可持续发展之路?
“面向未来,我们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通过繁荣国内经济、畅通国内大循环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动力,带动世界经济复苏。”
这是中国针对国际局势变化的应对之策,更是把握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抉择。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是经济发展基本规律的反映。”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认为,国家的经济体量越大,国内循环的比重就越高。
历史数据表明,大国经济的特征都是内需为主导、内部可循环。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制造业第一大国,国内经济循环同国际经济循环的关系也在持续调整。
数据显示,出口占中国经济总量的比重已经从2006年的35.4%下降为2019年的17.4%。
“不能坐等市场变化,要主动出击,积极应变。”尽管公司的外贸市场一直红火,但随着不可控因素的增多,主要从事阀门研发生产的浙江华龙巨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始战略性拓展内销市场。
“出口转内销,并非简单换个市场,关键还是要有好产品。”华龙巨水外事副总经理孙起斌说,在国内国际双循环、内外贸一体化布局下,企业生产逆势增长,其中一季度国内销售额同比增长11.2%。
把发展立足点放在国内,畅通国内大循环,做大做强国内市场,不仅有利于化解外部冲击和外需下降带来的影响,也有利于在极端情况下保证中国经济基本正常运行和社会大局总体稳定。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只有立足自身,把国内大循环畅通起来,努力炼就百毒不侵、金刚不坏之身,才能任由国际风云变幻,始终充满朝气生存和发展下去,没有任何人能打倒我们、卡死我们!”
对接“供给”和“需求” 畅通经济良性循环
3.3%——这是今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
前两个月,这一数据达到6.7%,创下去年8月以来的新高,但受国内疫情多发影响,3月份出现负增长。
畅通国内大循环,关键在于对接好供给和需求。
疫情之下,投资、消费增速乏力,产业链供应链堵点突出。如何扩大有效供给,稳住内需基本盘?
粮食总产量连续7年超过1.3万亿斤,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已形成强大生产供给能力,这是中国经济良性循环的坚实基础。
拥有超过14亿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的超大规模市场,始终是中国经济发展和抵御外部风险的底气。
畅通产业链供应链,释放供给能力,是供给侧发力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