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攻关脚步不停(科技自立自强)(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2-05-06 06:57:06
浏览

  模拟沙漠、砾石、陨坑、浮土,一台探测器正在缓缓前行,不远处的几名年轻人正紧盯着电脑屏幕……这是新型研发机构之江实验室在浙江省杭州市南湖总部的模拟火星试验场。“五一”假期,地外探测项目组的科研人员正在对项目成果做最后的调试与检测,迎接即将到来的项目结题验收。

  “这是2018年科技部发布的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项目组课题是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从算法到硬件的一整套系统,让火星探测器在宇宙探索中变得更聪明。”90后项目负责人李月华带领着一支15人的90后团队,已经攻关3年多。

  20种不同场景的火星地貌需要自主设计和搭建,团队工程师周洋是这个近400平方米试验场的“设计师”。周洋介绍:“模拟的地形越逼真,设计的场景越有针对性,我们的算法就越准确。”这个假期,团队将完成最后3种场景的构建。

  有人进行测试并改进匹配算法,以提升算法性能;有人同步优化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框架,测试融合效率;还有人在快速推进标定间的建设,完善空间同步精度验证方案……分工明确、通力协作,团队配合保证了项目的顺利推进。

  “这是我们的常态,过年期间也在加班工作,有名项目组成员好几个月没回老家,晚上就跟在外地的孩子视频一会儿,再接着工作。”李月华说:“这些辛苦不算什么,大家目标一致,就是希望成果能早日‘飞’到火星,助力火星探测。”

  中国地质大学科研工作者——

  十余年扎根三峡监测滑坡

  船行三峡神农溪一处江面,峰峦起伏。不远的岸边,坐落着湖北巴东地质灾害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野外站)。

  一大早,中国地质大学(武汉)7名师生开始了一天的“巡山”工作。“P5,正常!”“P9,正常!”……沿着规划路线,师生们分头巡视滑坡上的监测设备,检查外观和使用状况,逐一拍照记录。野外站副研究员陈春晖介绍,野外站的大型综合试验场布设了天、空、地三大监测系统,能够立体追踪滑坡体的位移程度。

  “P16是新布设的北斗卫星系统地表变形监测点,我们与它合个影。”野外站党支部书记熊承仁教授招呼大家。

  师生们所在的黄土坡滑坡是三峡库区最大的古滑坡体。中国地质大学的科研工作者来到这里,建成一座大型野外综合试验场。

  “试验场建在体积6900万立方米的巨型滑坡体上。”熊承仁说,最初这里没水没电没信号,如今完成生态复绿的黄土坡郁郁葱葱。

  短暂休整后,师生们前往隧洞群,对地下水沉积物进行采样。隧洞群是试验场的核心部分。科研人员在滑坡下打了908米的主隧洞和5个支洞,依托隧洞群提供的观测条件,在滑坡体内完成了多项复杂试验。经过10多年的努力,团队取得多项重要科研成果。

  熊承仁介绍,滑坡体一旦复活,将有滑向长江的可能,从而引发灾难。“我们的事业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紧紧联系在一起。”熊承仁说,正因如此,野外站一直坚持现场研究,团队成员长期轮流驻守,为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特别是滑坡灾害的防控提供基础性长期观测资料。

  (宋星光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22年05月06日 12 版)


(责编:胡永秋、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