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终将退散,信心未曾远离——外商对华投资观察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2-05-08 05:37:07
浏览

  新华社杭州5月7日电 题:疫情终将退散,信心未曾远离——外商对华投资观察

  新华社记者于佳欣、顾小立、殷晓圣、周蕊

  外资,是观察一国经济发展活力的窗口。今年一季度,中国吸收外资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与此同时,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也给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造成困扰和冲击。

  疫情下,外商对华投资意向如何?信心是否受到影响?投资背后的考量有哪些?记者进行了调研。

  疫情困扰,压力不改投资信心

  机器手焊接,火光四射;零部件组装,高效有序……春末的上海临港,被按下“暂停键”的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正逐步恢复生产活力。

  看着一台台整车重新下线,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琳如释重负——在多个政府部门帮助下,3月底开始停产的特斯拉,如今已“重启”10多天,100多家零部件生产商正协同复产。

  眼下,随着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不断有各类企业加入复工复产“大军”。但3月以来,疫情多点频发,一度让部分外资企业生产经营受到较大冲击。

  停工停产,原材料供应不畅,订单和产能减少,投资扩产按下“暂停键”……疫情对每个企业而言都是一场严峻考验。

  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的优曲克科技(宁波)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音视频连接器。公司总经理董澜巨告诉记者,3月以来,在疫情、国际形势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国内外供应商原材料无法如期到货,生产受到影响,给公司带来客户满意度下降、客户流失等潜在风险。

  “疫情冲击下,我们的物流运输一度出现严重梗阻,尽管没有全部停工停产,部分流水线还是被迫停线。”日本电产汽车马达(浙江)有限公司总经理封静说。

  然而好消息是,越来越多的企业正摆脱疫情影响,加入复工复产“白名单”。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规上企业复工复产数量占比已过半。

  采访中,不少外资企业反映,当地政府工作人员不仅紧急批复送货车辆通行,还给供应链所在市政府发送保供函,努力畅通运输、保障供应,并且协调医院上门为员工做核酸检测,确保生产安全、员工安心。

  对专注汽配行业的德国斯泰必鲁斯(浙江)有限公司工厂长马云杰而言,越来越多下游客户复工复产,让他看到希望。“虽然疫情让公司短期内损失了一些产值,但我们相信疫情影响是暂时的。”马云杰说,目前工厂整体产能利用率在85%左右,预计再过3周左右,企业订单会逐渐恢复到疫情前状况。

  选择深耕,坚守背后多重考量

  疫情对部分在华外资企业生产经营造成冲击,但多数企业仍坚持选择深耕。引力从何而来?

  “供应链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找到替代的。中国市场具有全球最完备的供应链,也有全球最顶尖的专业服务和高素质人才,为我们进一步服务好客户奠定了良好基础。”特吕茨施勒纺织机械(嘉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伟平说。

  这家来自德国的百年家族企业,一直将中国视为最关注的市场之一。在中国已投资数亿元、拥有两个工厂的特吕茨施勒,正计划投资嘉兴工厂的二期工程。

  近年来,受疫情冲击、地缘政治等影响,部分外资企业开始多元化布局,但对华投资步伐并没有放慢。

  “中国经济结构升级步伐加快,外资企业在华供应链调整在所难免,但这并不会改变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疫情冲击下,这一地位重要性更加凸显。”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说。

  疫情反复和国际局势的变数,让市场的稀缺资源属性更加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