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航天是我的幸运——记第七届中国科协青托人才刘圆圆(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2-05-28 13:56:07
浏览

无数次的实验攻关,成百上千余组的对比试验,依次迭代升级的产品性能,在历经半年多的高强度一系列攻关后,她们研制的产品交出了“材料综合性能优于其他竞争单位”的满意答卷。

选择航天是我的幸运——记第七届中国科协青托人才刘圆圆

“遇到问题我也会吓出一身冷汗,但我更想找到原因。”

科研攻关就像在一次次的闯关游戏中拆盲盒,这一步拆开“阶段性胜利”的喜悦,下一步被你拆开的,永远不确定是“喜悦”还是“一身冷汗”。

质量归零,就是刘圆圆和团队拆开的“一身冷汗”。

原来,由于研制周期紧张,材料没有做好充分的验证,后续产品出现了质量问题。

归零,意味着需要从源头开始找答案。

“上中学时我最喜欢的课是物理课,它的逻辑性和探知性都很强,遇到归零问题始我也会吓出一身冷汗,但我更想通过‘问题导向’找到问题源头,然后解决它,”刘圆圆说。

然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这个过程刺激的就像“过山车”,用同事的话说“刚觉得发现问题了,最后发现不是,刚觉得找到解决方案了,最后又落空了。”

为了找到问题,刘圆圆还是和团队耐着性子,一遍遍不厌其烦的从实验中“抽丝剥茧”,面对失败的心态也从“跌宕起伏”练就了“宠辱不惊”。

“为了解决归零问题,她几乎把晚上和周末的时间都安排的满满当当的,有时为了完成任务单位要的技术方案,带着我们一直战斗到很晚,怕我们吃不消,她就安排大家陆续回家,自己留下来继续”刘圆圆的同事回忆说。

一边和任务单位沟通,一边与自己单位汇报,这种反复沟通又是让人头大的过程,但刘圆圆却像个穿针引线的人一样,把问题的缺口缝一针一针细,把沟通的针脚走的一针一针密。

就是凭着想把解决问题的决心,刘圆圆和同事们在科研路上屡屡跌倒却又屡屡爬起。

某年秋天,拖着长长尾焰的飞行器在一片欢呼声中直插云霄,最后消失在茫茫天际......

而在刘圆圆和同事们心中,永不消失的是那段饱含心血、克服质量归零障碍的艰难岁月。

选择航天是我的幸运——记第七届中国科协青托人才刘圆圆

“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挫折、失败与未知都是航天材料研制的道路上常态,只有拥有百折不挠的决心、持续不断的努力,一次次捱过“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煎熬,才能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科技工作者。

“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刘圆圆心里,能让她拥有始终不畏困难的底气之一,来自于一个“国内双一流高校的17名博士组成的创新团队”。

在工作中历练成长起来的刘圆圆,曾是这个博士团队的领航者。

“让集体的力量,将创新的火焰烧的更旺”是刘圆圆带团队的目标。“我们大多专业背景不同,遇到问题她总号召我们开展头脑风暴,慢慢的我们就形成了真理越变越明的学术交流氛围”;“再后来她制定了有利于科研创新的机制,为大家提供了利于创新的滋养土壤”......

“材料研制需要工程思维,圆圆经常带着大家深入生产一线和技能工人交流,补充我们在研制操作和工程应用中的认知盲点”;

“一次工艺升级阶段,一位一线工人提醒我们某测试模具的重心和吊绳不在一条直线上,我们根据提醒及时调整了工艺方案,避免了模具对材料表面造成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