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国对全球物价发挥重要“稳定器”作用?专家三方面解读(2)
目前,中国具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的国家,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是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重要节点,同时也是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大贸易伙伴。
“相信随着中国国内疫情的逐渐平复,强大的生产能力和多元的开放平台必将为全球物价稳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张哲人表示。
中国始终实施负责任的货币政策
货币数量论的数学推导过程表明,在货币流通速度基本不变的前提下,货币供应量增速等于经济增长速度与物价涨幅之和。张哲人表示,基于此,货币超发是通货膨胀产生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大宗商品的金融属性日益增强,过剩流动性叠加地缘政治等因素推升了大宗商品价格,给能源资源进口国带来很大的输入型通胀压力。
“在应对疫情期间,中国没有像发达国家一样搞大水漫灌,而是强调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张哲人表示,宏观杠杆率是一国非金融部门总债务与GDP之比,反映了一国的总体债务情况,也是衡量货币政策是否合理适度的重要指标。
具体而言,2020年,为应对疫情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中国宏观杠杆率出现上升。当年四季度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宏观杠杆率由升转降,此后保持连续下降的态势,至2021年末为272.5%,比上年末降低7.7个百分点。不仅低于发达国家同期水平,也低于2009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时的水平。
张哲人表示,综合来看,此次全球各国的通胀压力加大,背后的原因还是发达国家实施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不但推高了国内需求,而且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再叠加疫情和地缘政治冲突等非经济因素,使得供求关系持续偏紧,最终推高了物价水平。
“近期,为应对高通胀,发达国家央行纷纷开启加息进程,又给世界经济金融稳定带来新的风险。”张哲人认为,中国始终实施负责任的货币政策,不但促进了国内经济恢复和物价稳定,也为全球物价稳定做出了特殊贡献。
(责编:孙红丽、高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