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显成效专家:推动教育回归初心
小字号
教育事关民生福祉,事关国家民族的未来。去年7月,《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发布,要求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包括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双减”政策发布以来,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成效显著。今年4月至6月,教育部组织各地开展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治理“回头看”工作,全国累计排查线上线下培训机构14万个,其中发现有问题机构3743个,占比2.7%。各地通过关停取缔、限期整改等措施对违法违规培训机构予以处置,问题机构整改率达94%。
“‘双减’政策符合社会整体利益,有利于长远发展。”北京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高致远在接受人民网财经采访时表示,过度校外培训不符合教育初衷,也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负外部性,“双减”政策落地以来,学生学业压力减轻,家长焦虑得到有效缓解,家庭教育经济负担明显减轻,逐渐推动教育回归初心。
业内一致认为,“双减”工作是教育发展理念的回归、教育生态的重塑和教育治理的创新,促进教育实现去功利化、回归公益化,去应试化、回归素质化,去焦虑化、回归理性化,让孩子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双减’前,有些培训机构将‘学得多’等同于‘学得好’,将‘参加课外培训’宣传为‘能取得好成绩、获得好未来’,远离了‘好教育’的定义。”高致远表示,一段时期以来,“出了校门就进课外辅导班”“校、家、校外培训机构三点一线”是不少中小学生的常态,不仅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还会减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对此,高致远认为,校外培训机构再造的教育体系,可能扰乱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加剧家长焦虑。从产业结构角度说,教育培训产业在很大程度上满足的或是无益需求。
“家长家庭教育观念和行为的转变,是‘双减’政策落实的关键之一。”高致远建议,议家长在突破认知提升能力等内在方面努力,担起教育责任、优化教育认知、提高教育能力;同时外界应给家长支持和帮助,解决家长困惑,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并与学校达成减负共识,促进家校合作。
实际上,相关部门近年来在不断积极推进课后服务工作,不断健全完善课后服务有关管理制度和保障机制。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5月底,全国共有10.2万所义务教育学校开展了课后服务,6496.3万名学生、465.6万名教师参与了课后服务。
“健康的经济发展模式应满足真实需求和有益需求,并有利于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双减’政策关系到民生福祉、生育养育、共同富裕,满足的是整体利益需求、全局目标需求、长远战略需求、孩子一生健康成长需求、民族复兴持续动力需求,符合社会整体利益,是有利于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政策。”高致远说。(实习生李皓对本文亦有贡献)
(责编:赵竹青、高雷)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显成效 专家:推动教育回归初心
教育事关民生福祉,事关国家民族的未来。去年7月,《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发布,要求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包括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各省密集出台超常规硬举措 让稳经济从“纸上”落到“地上”
钦州港30万吨进港航道支航道现场。广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供图 日前,从广西柳州南物流中心缓缓驶出了运载着24台新能源汽车配件的铁海联运班列,途经钦州港装船后将运往印尼;上海市总投资5658亿元的322个重大产业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1627亿元的48个重大产业项目集中开工;深圳市印发《深圳市关于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若干措施》,拿出“真金白银”,配套推出新增小汽车指标鼓励扩大消费……这些是各地稳经济有序发展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