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绿色发展的水利样本——定点帮扶助推湖北郧阳乡村振兴纪实(2)
为提升规模化供水能力,郧阳区新建子胥水厂、马龙河水厂、高源水厂等骨干水厂,同时落实长效运行管理机制,不断提升供水保障率。规模化水厂的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
据了解,采用谭家湾水库作为供水水源,拥有日供水规模20000吨的子胥水厂不仅可以解决沿途近7万人饮水安全问题,还可实现产业现代化种植模式,增加香菇产出效益,助力发展特色产业和旅游产业。
“用大管网供应的水源,完全符合国家标准,更加安全可靠、有保障!”子胥水厂厂长石从虎如是说。
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中,水利人扎根乡村一线,深入田间地头,访民生、谋发展、解民忧。他们有的翻山越岭寻找水源,有的夜以继日精心设计,有的寒来暑往驻扎工地,架起一座座“连心桥”,织起了一张张“民生网”,把源头活水送到了千家万户,彻底改变了农村群众的生活方式。汩汩清泉流入百姓家,幸福之水滋润着农村群众的心田。
特色产业奏响增收幸福曲
郧阳区坚持用工业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带活一方产业,带动农民就业。
朱有福是郧阳区杨溪铺镇青龙泉社区居民,他是从郧阳区大柳乡杠子沟村易地扶贫搬迁来的贫困户。以前,他和大数当地年轻人一样,一直在外打工谋生。2018年年底,他们一家3口搬进了这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香菇小镇产业示范园。
“政府免费提供菌种,还有技术员全程提供技术指导。”朱有福说,入住小镇就分到3个大棚,后来,尝到甜头的他又主动承包了3个大棚。
为了让贫困户“搬得出能致富”,园区管委会采用“公司+基地+贫困户”的经营模式,不仅手把手为菇农传授香菇培育技术,还免费提供加工设备保障产品销路。品相好的香菇高达50元一斤,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成本低,收益见效快,种香菇是个可致富的好门路!”朱有福如今已是半个香菇种植行家。他说,香菇一年产4茬,培育过程也省时省力。
像朱有福一样被带动成长起来的香菇种植能手数不胜数。在郧阳,立足群众传统种植基础,顺势而为发展香菇产业,现有香菇上下游企业16家,发展香菇5000万棒,2021年实现产值20亿元,出口4.1亿元,带动1.5万户种植,户均增收3万元,为群众撑起“致富伞”。
郧阳区香菇特色小镇种植的香菇。水利部供图
为提升产业链,郧阳区坚持以工业化理念发展香菇产业,按照区建产业园、镇建车间、户建作坊的模式,在谭家湾镇建设食用菌循环经济扶贫产业示范园,在青龙泉社区建设香菇产业种植基地1200亩,在19个乡镇建设自动化香菇制棒车间24个、各类菇棚4.9万个,形成集研发、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香菇产业链条。
靠品牌化运作,连续四年举办香菇节,郧阳香菇被国家食用菌协会授予“中国好香菇”称号。
在定点帮扶过程中,水利部坚持扶贫与扶智相结合,贫困户产业帮扶、贫困户技能培训、贫困学生勤工俭学帮扶、专业技术人才培训、贫困村党建促脱贫帮扶等“八大工程”精准发力,切实提升人力资本变“输血”为“造血”,激发贫困户群众脱贫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郧阳区发展注入新活力。
水利部定点帮扶郧阳区期间,始终把产业帮扶作为重点项目推进,建立逐年增长的投入机制,支持郧阳“1+2+N”(一个劳务经济+香菇袜业两个主导产业+N个发展项目)扶贫产业体系建设,让贫困群众挑上“金扁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