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写新时代贵州发展新篇章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2-08-03 10:23:06
浏览

续写新时代贵州发展新篇章

 

  图①:沪昆高速贵州段穿越贵阳贵安新区樱花园。
  图②:位于平塘县、有“中国天眼”之称的世界最大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图③: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县农村小学生正在享用营养午餐。
  图④:贵阳大数据创客公园。
  图片均由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提供

 

  搬出大山  安居乐业

  本报记者  程  焕

  按下设备按钮,添料、送水等程序开始自动运行,一枚枚新鲜鸡蛋随着传送带缓缓运出……同样是养鸡,跟马中秀在老家相比完全不同。

  “那会儿搭个窝棚再撒把苞米就完事了,人住的房子都很简陋,哪有这样的养殖场。”马中秀老家在毕节市纳雍县昆寨乡碓窝河村,过去一家七口挤在60平方米老房子里,是建档立卡贫困户。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贵州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92万居住在“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地方的困难群众,搬出大山开启幸福新生活。

  2020年1月,马中秀一家搬进位于纳雍县城的利园街道蟠龙社区,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楼房,社区安排马中秀夫妻参加就业培训。通过帮扶干部对接,马中秀在城郊一座养殖场找到了心仪工作,丈夫在社区附近一家箱包厂上班,夫妻俩每月工资7000余元。“不用外出务工,收入稳定,还能照顾老人和孩子。”这正是马中秀盼望的幸福生活。

  为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贵州着力构建基层党建、基本公共服务、培训和就业服务、文化服务、社区治理“五个体系”,做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易地扶贫搬迁户已就业41.45万户、92.99万人,实现有劳动力家庭一户一人以上就业;949个集中安置点实现公共卫生服务机构、教育设施全覆盖,确保搬迁群众看病就医保障覆盖率达到100%,确保搬迁群众子女就近入学。

  

  乡村旅游  生态富民

  本报记者  黄  娴

  古松苍劲、梯田层层、青山环抱,贵阳市乌当区新堡布依族乡马头村山水如画,游客络绎不绝。“丽阳山庄”农家乐老板罗发俊在葡萄园里转上两圈,开始准备食材。

  “发展乡村旅游这条路子走对了。”40岁的罗发俊曾外出务工多年,返乡后开办乡村客栈,亲历了旅游产业发展给这个布依族山寨带来的变化。

  地处香纸沟省级风景名胜区核心区,昔日马头村,同贵州很多山村一样,守着绿水青山,却没找到“金饭碗”,年轻人多外出务工。

  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旅游产业化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抓手之一,打造国际一流山地旅游目的地、国内一流度假康养目的地。党委政府持续引导扶持,乡村旅游在各地蓬勃发展,成为推进旅游产业化的重要支撑。

  整治乡村环境,发展葡萄、苹果、西瓜等水果种植,马头村走上农文商旅融合发展之路。“香喷喷的旅游饭”激活了全村经济发展,短短几年间,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回来了。目前,马头村已有28家农家乐、19家乡村客栈,每年吸引游客逾5万人次、旅游收入近2000万元,成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

  绿水青山间,农家日子甜。“这些年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实现生态富民,我们切实体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村党支部书记陈正勇说。

  持续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化、差异化、品牌化、特色化发展,贵州越来越多的乡村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截至目前,贵州已创建省级以上乡村旅游重点村镇437个,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49个,居全国前列。

  

  数字经济  异军突起

  本报记者  程  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