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专家热议碳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
人民网北京8月8日电 (记者杜燕飞)“‘双碳’目标下低碳经济的发展加速了我国传统金融向碳金融的转型,我国碳金融产品和服务正迈入发展‘快车道’。”近日,在中国能源研究会碳中和专委会、全联并购公会联合主办的碳中和金融产品创新研讨会上,与会嘉宾认为,碳金融是运用市场化手段推动“双碳”战略目标按期实现的重要工具,要用好碳市场和碳金融,破解技术研发资金难题和传统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成本难题,促进绿色低碳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表示,“双碳”目标下低碳经济的发展加速了我国传统金融向碳金融的转型,金融机构通过创新碳金融工具,利用市场化的手段将温室气体排放的环境外部性内部化,使得排放主体承担通过市场交易形成的价格,来承担其碳排放的社会成本,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工具。
“去年7月全国碳市场启动以来,以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为代表的碳金融工具已经显现出成本低、效率较高、减排效果好等优势。”史玉波说,一些地方和金融机构探索创新推出碳中和债券、碳中和基金等碳金融产品,激发了市场减碳内生动力,进一步推动经济绿色低碳转型,我国碳金融产品和服务正迈入发展“快车道”。
中国能源研究会碳中和专委会主任、三峡科技董事长江冰表示,随着“双碳”战略的“1+N”政策体系的逐步形成,新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绿色低碳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碳金融是双碳目标支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经济框架下解决气候、能源、污染等问题的有效方式。要用好碳市场和碳金融,破解技术研发资金难题和传统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成本难题,促进绿色低碳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贡献金融力量。
红杉中国投资合伙人、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李俊峰表示,实现“双碳”目标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必修课,是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的责任和义务;推进发展转型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基础路径,实现“双碳”目标也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一次更加广泛的改革与开放;循序渐进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政策选择,“双碳”目标是一项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必须全国统筹、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更好发挥我国制度优势、资源条件、技术潜力、市场活力,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空间格局。
“我国碳市场是基于‘奖励先进,惩戒落后;循序渐进,先宽后严;目标导向,综合平衡’的主要考虑来设计市场基准。”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希良认为,全国碳市场运行一年以来,总体平稳有序,已经完成的制度设计、基础设施经过了市场检验,发挥了碳市场推动低成本减排的机制作用。未来要进一步完善制度基础、扩大交易行业,争取建成交易主体多元、交易产品多样、交易价格合理、法律法规健全、监管有力有效的碳市场。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绿色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孙天印表示,目前,人民银行确立了“三大功能”、“五大支柱”绿色金融发展思路。金融机构本身以盈利为目的,要想把资金全面转向绿色低碳项目,要考虑资源配置和风险管理,实现更大程度上金融资源有效的向绿色低碳配置,从机制和市场驱动性的角度把这件事情做的更好、更全面化。
当前,在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企业不断推动碳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