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设施”蕴含“大民生”这部国家标准让公众出行更安全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2-09-20 16:18:07
浏览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也快速发展。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以及交通管理理念由被动管理向主动规范的转变,都对交通管理和基础设施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是维护交通秩序的保障,是车辆和行人遵守的规则和指引,也是交通管理和执法的依据,是世界各国广泛使用的最基本、最重要的交通管理手段。

当前,我国已全面进入汽车社会,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4亿辆。在汽车时代,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看似是“小设施”,却蕴含着服务公众出行这一“大民生”。

有利于提高道路交通运行效率和安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的强制性国家标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以下简称《道路交通标志》)将于10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会同交通运输部、公安部,组织全国交通工程设施(公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对2009年版的道路交通标志强制性国家标准进行修订,于2022年3月15日批准发布。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司副司长魏宏表示,道路交通与每个人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实现道路交通运行的高效和安全,一方面要依靠道路交通管理,另一方面要依靠基础设施的有效保障。这其中,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是道路交通管理和交通指引的重要设施和工具,其规范化使用有利于提高道路交通运行效率和安全保障水平。

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副司长林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道路交通标志》目前实施的版本是2009年版,发布实施已有十余年,在推动我国道路交通标志规范应用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支撑了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规范了道路交通通行秩序,提高了路网运行效率。

进一步规范交通管理和基础设施保障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看起来虽小,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这十余年间,我国公路和城市道路发展迅速,2021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超过520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6万公里,覆盖98%的20万以上人口城市;城市化进程加快,2021年底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4.72%;机动化水平提高,2021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95亿辆,机动车驾驶人达4.81亿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34%。

谈到这次《道路交通标志》修订的思路时,林强表示,一方面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另一方面道路交通事故总量仍居高不下,交通管理理念也由被动管理向主动规范转变,对交通管理和基础设施保障提出了进一步规范的要求。

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当好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必须充分发挥标准化的支撑引领作用。林强表示,交通运输部历来重视标准的实施应用,注重标准实施过程中的跟踪和评估。在修订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交通标志相关领域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实际需求,面向全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多次听取道路交通管理、城市建设、公路管理、以及从事标志设计、咨询和教学工作的海内外行业专家意见,反复修订完善,最终形成了新版《道路交通标志》。

据林强介绍。本次修订坚持以下四个原则:一是以稳定为前提,保持原有有效做法,对交通标志的设置、设计、使用等方面的规定进行了补充、调整和细化。

二是以人民为中心,充分考虑不同道路使用者的路权以及出行需求和特征,保证标准的实用性。

三是以需求为导向,适应电子收费等新技术的发展,以及对于多路径指引、复杂路网指引等新问题,尽量使标准内容适用于现状和未来需求。

四是以协调为基础,加强与配套的产品、设置等标准的协调性。

为道路交通高效运行保驾护航

针对近年来出现的新设施、交通管理新需求,《道路交通标志》增加了18项新的交通标志。

林强告诉记者,围绕经济社会、道路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道路交通出行环境和需求的改变,本次标准修订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针对近年来出现的新设施、交通管理新需求,增加了“电动汽车充电站”、“靠右侧车道行驶”、“非机动车推行”等18项新的交通标志。

第二,适应更加复杂的路网和交通运行环境及驾驶人对出行便捷性的更高要求,细化了标志的版面、设置及使用要求。

第三,适应道路使用者的反应特性,对指路标志的信息量、信息选取原则和方法等提出了细化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