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住乡愁、看得到奔头我国加速建设宜居宜业新农村
“真不敢相信村里的新房盖得这么好,当年穷得没办法离开,现在是奔着好日子回来。”在河北省张北县小二台镇德胜村,年过七旬的张桂林在外打工20多年后,返乡住进了新房。
如今的德胜村,村民们搬进了二层小楼,临村建有光伏电站、新式温室大棚和生态猪养殖场区,宜居宜业的新农村美好图景正在这里实现。
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阔步前行。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擘画了中国乡村发展的美好未来,把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提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今年7月,人民网启动“我和我的新时代”乡村振兴采访调研活动,展现各地乡村发展中的探索、成效和前景。采访调研的过程中,记者见证了在我国广袤的农村地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民生福祉持续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广大农民的幸福感、获得感越来越高。
更宜居 美丽乡村焕发新气象
连樟村鸟瞰图。人民网记者 王天乐摄
从广东省英德市连江口镇向西行8公里,整洁的乡间步道、各具特色的村舍映入眼帘,“广东十大美丽乡村”之一的连樟村,在近几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村里的环境可比不上现在。”连樟村支部书记陆飞红回忆说,当年村里不少地方搭建着牛棚、猪圈、鸡窝,下雨天污水多。
改善连樟村人居环境,首先从“三清三拆三整治”做起。“2017年以来,我们一共拆了180多间违建房屋。”陆飞红介绍,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铺开以来,连樟村清理整治并建设了河滨绿道,新建星级公厕、小公园、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全面完成巷道硬底化工程,建成污水集中处理系统……
在河北省张北县小二台镇德胜村,近年来,这里的土坯房摇身一变成为新民居。和坝上很多农村一样,在过去,德胜村的村民多居住在土坯房里,2017年,德胜村将两个自然村拆除,统一规划建设140套新民居。如今,村里96栋粉墙黛瓦的二层小楼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美得像一幅油画。
“这几年,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城乡面貌发生了大变化,乡镇通上了宽敞的柏油路,配套了齐全的基础设施。”湖北郧西县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郭龙银表示,交通条件改善后,乡村建设、产业发展得以顺利进行。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农村人居环境是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振兴“五大振兴”中生态振兴的载体。
2018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连续部署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当前,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70%。2018年以来,累计改造农村户厕4000多万户;全国范围内农村生活垃圾进行收运处理的自然村比例稳定保持在90%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28%左右。
如今,全国5万多个美丽宜居典型示范村庄如雨后春笋般兴起,越来越多的乡村成为广大农民的幸福家园。
更宜业 特色产业铺就致富路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马山县白山镇内学村的山脚下,一条产能为15000瓶/小时的瓶装水生产线,成了村民们在家门口致富的“希望泉”。“现在,留在村里就有钱赚。”48岁的覃月平就在水厂打工,在她看来,村里有了产业,能挣钱的同时还能照顾到家里的老人和女儿,生活更稳定了。
由于多山少田、人多地少,马山县曾长期面临“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困境,年轻的劳动力基本都选择外出打工,空心化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