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本助企稳步向前(激发涌现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①)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着力在推动企业创新上下功夫,加强产权保护,激发涌现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目前,我国已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约9000家。在培育过程中,安徽合肥、浙江宁波、湖南株洲等城市积极探索,各具特色。今天起,本版推出“激发涌现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系列报道,聚焦三地在为中小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等方面的有效举措。
——编 者
在安徽合肥,有一座占地面积超过3.6万平方米的工厂。生产线上,硅基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在批量产出;实验室里,科研团队夜以继日、攻坚克难。在合肥视涯显示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丰华看来,公司能够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离不开合肥市政府的产业投资。
从科创新城到产投之城,近年来,合肥充分依托国资平台,通过直接投资、组建和参与各类投资基金等方式,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今年8月,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公布,合肥共有79家企业入选。目前全市共培育14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有30家专精特新企业挂牌上市。
国有资本引导,撬动社会资本跟进
2017年,得知合肥拥有比较成熟的产业引导基金投资实体项目的创新机制,视涯科技来此考察。当时公司成立不满一年,硅基OLED微型显示器件项目正值起步阶段,这种模式对于项目即将产业化、资金压力较大的视涯科技来说极具吸引力。
“通过前期考察,我们和合肥新站高新区管委会签订了协议,紧接着,新站产投基金就加入了进来。”丰华回忆,这笔基金实实在在给了他信心,让企业发展更有底气。随后,建厂房,安设备,科研环境日益改善。2019年下半年,新品研发成功,顺利投产。
对于企业来说,基金的及时投入加速了项目落地,不少社会资本紧随其后,更是为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添了助力。“在项目建设第一阶段,合肥产投集团和新站高新区的投资基金帮助我们解决了25%的出资,撬动了75%的社会资本。这笔经费主要被用来投资固定资产,购买生产设备。”丰华说,国有资本引导,撬动了许多国内上市公司和科创基金跟进投资,也有助于推动产品进一步走向市场。
科技创新始于技术,成果转化则离不开资金。面对成长中的初创企业,仅靠合肥市政府和国资平台公司,财力、人力仍显不足。于是,合肥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引领作用,四两拨千斤,带动更多社会资本跟进。
2021年,合肥市出台体系化的股权投资政策,设立总规模200亿元的政府引导母基金,分行业领域引导社会资本设立各类专项基金,并对基金落户投资、人才引进等给予奖励。截至去年底,合肥市财政累计投入80.97亿元,支持设立产业、创业、天使、纾困、科创等投资基金,建立了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基金体系。如今,产业和创业两只基金参股设立36只子基金,计划总规模超1000亿元。
强链延链补链,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
视涯科技最初落户合肥,是当地政府招商引资的结果。对新站产投基金来说,看中的则是企业掌握的关键技术能够有效补链。于是,双方一拍即合,不到4个月时间,就签订了投资协议。
“近年来,合肥的产业发展方向更加明确。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方面,更是聚焦全市重点产业链,与强链延链补链有机结合,推动供需双方就地对接。”合肥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