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能源支撑绿色产业发展(一线调查·扩内需畅循环)(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2-12-02 08:01:08
浏览

  “以前白毛鸭要两个多月出栏,现在一个半月就出栏了,仅这一项就可以增加20万元收入。”蒙焕林掰着指头算账,“以前搭鸭棚成本要每平方米100元,但现在借用光伏板支撑柱来搭棚,成本降到50元。”

  “渔光互补”带来的好处还远不止这些。

  鱼塘租金是马安社区的重要收入。社区副主任蒙劲良告诉记者,社区1200亩鱼塘租给村里30多户农户,租金是农户主要的养殖成本。

  去年初,华电新能肇庆公司副总经理于仁晓找到社区,双方探讨“渔光互补”光伏发电合作,由华电每年补贴养殖户一定租金,并给予电费优惠等,降低农户生产成本。

  蒙劲良粗略算了一下,按1800元/亩租给华电集团,村集体一年增加70多万元租金收入,同时也为农户减轻了负担。“这是利村富民的好事。”他说。

  随着集体收入的增加,社区已经铺设起了一条3公里长的标准水泥公路。日落时分,站在村口望去,路两侧的太阳能路灯自动亮起,小孩子在家门口嬉闹玩耍,展现出一幅宜居乡村景象。

  产业兴绿——

  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可提供清洁电力1.1亿度,能满足3万多个家庭一整年用电

  10月的马安社区鱼塘里,施工声、人声此起彼伏。

  拴支架,调方位,装组件……工人们在浮船上来回腾挪,一块块光伏板像是为鱼塘搭起“绿色的金屋子”。

  提起项目推广的初衷,华电新能广东分公司工程部主任叶飞深有感触——“渔光互补”模式既发展了渔业,又减少了化石资源的消耗,最大化利用太阳能发电,十分符合公司绿色转型的发展方向。

  在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下,新能源发电成为我国能源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方向。

  去年,华电集团就提出,“十四五”期间力争新增新能源装机容量7500万千瓦,“十四五”末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力争达到50%,非煤装机(清洁能源)占比接近60%。

  为此,华电新能广东分公司将肇庆作为新能源项目拓展的重点地区,由华电新能肇庆公司专门负责建设及运营高要南岸100兆瓦“渔光互补”项目,计划在马安社区、岗灶社区及周边区域鱼塘布设光伏面板,占地2000多亩,总投入金额达5.5亿元。

  “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可提供清洁电力1.1亿度,节约标准煤约3.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0万吨、二氧化硫600吨、氮氧化物约300吨,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于仁晓说。

  1.1亿度电是什么概念?相当于一座微型火电站一年的发电量,能满足3万多个家庭一整年用电。

  项目为什么选择在肇庆?叶飞介绍,肇庆市常年平均日照超过1000小时,太阳能资源丰富,且南岸街道马安社区、岗灶社区和周边鱼塘连片分布,平均海拔在10米左右,自然禀赋优势显著。

  交通条件优越也是促成项目落地的关键要素。“这里的公路线网比较完善,沿途没有大的坡道、涵洞,电池组件以及其他设备可通过汽车直接运送,电力接入也方便。”叶飞说。

  不仅是能源企业有绿色发展的需求,当地政府也在努力走低碳发展之路。

  “绿色转型是肇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肇庆市高要区发改局党组书记吴翰栋告诉记者,华电“渔光互补”项目是高要区首个绿色能源重点项目,将促进当地相关产业发展,对扩大就业和发展第三产业起到积极作用,有利于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对打造当地绿色低碳经济具有示范意义。

  金融扶绿——

  新能源发电项目普遍投资大、周期长,需要金融机构长期资金支持

  兼具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多方共赢,“渔光互补”项目快马加鞭地建设起来。然而,资金是项目推进中绕不开的现实问题。

  新能源发电项目普遍存在投资金额大、回报周期长的特点,单靠企业自有资金投入,无法满足项目进度要求。

  华电新能肇庆公司启动项目时,自有资本金基本能满足其初期建设的需求。但随着项目铺开,购买光伏板需要大量资金,占到投资总额的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