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种源安全和国家粮食安全(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2)
2021年秋天,禹城市与山东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齐黄34”品种购置协议,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储备良种。“‘齐黄34’耐阴,而且不易炸荚,坐荚高,适合机收。”李成强说,不仅如此,这个品种产量和质量都不错,蛋白质含量在42%以上。
新品种推广种植后,还需良田、良技配套,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好种子的效能。
禹城全域实施标准化良田建设,实现人、机、田深度融合。中科院、四川农业大学等10个团队在禹城设立200多处大豆试验田,帮助科技工作者在研发、推广良种时试验出适宜的种植方法和技术。李成强说:“通过育种提高大豆产量,提高附加值,提高农户的种植积极性,大豆产业振兴大有可为。”
让农民亲眼看到好种子的好处,也是推广种子的关键。
在河南省新乡县小冀镇郝村,种粮大户姜国田今年种植了90亩大豆,用的是新品种“周豆25”。
“亩产达到450斤,相比去年增产40斤,增收128元。”姜国田说,“今年夏季多雨,种子下晚了,真没想到竟然还能增产增收,这都是好种子的功劳。”
“周豆25”是河南科林种业公司推广的大豆品种。公司首先在河南、江苏、安徽等地设了示范点和试验田,农民可以亲眼看到试验田里的增产效果。同时,公司通过产中技术服务,将增施底肥、加强中期化控等配套栽培技术教给农民。采取这些措施后,“周豆25”单产连续三年在推广区域内名列前茅,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目前,我国粮食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近五年我国粮食作物,包括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的制种面积稳定在2150万亩以上,年均产种子90亿公斤以上。
政策打出组合拳,全链条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
米质优、口感好、产量高,江西红一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选育的优质稻系列品种赢得市场好口碑。“之前我们研发、试验效果不错,打算扩大种植规模,却为资金犯了难,多亏了‘财园信贷通’成功贷款900万元,才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公司负责人彭超说。
政策给力,让各类主体育种、用种积极性有效提升。
“我今年种了110多亩水稻,因为种子好,加上科学精心管理,亩产过千斤。”河南省桐柏县吴城镇陈留店村种粮大户邓开奇说。
桐柏县秋粮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46万亩以上,总产18.4万吨,然而今年麦收以来,全县持续干旱。为减轻干旱对秋粮生产的影响,县里列支专项工作经费,支持引进水稻、玉米、大豆等新品种;在全县建设8个基层农技推广区域站,遴选80余名科技人员对示范户进行新品种栽培技术指导;同时加强生产监管,保证品种质量,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品种,净化种子市场,维护农民利益,今年粮食总产增长超过8%,保障了增产增收。
瞄准产业全链条精准发力,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护,把大国粮仓根基夯得更实。
“农作物种质资源是种源安全与种业原始科技创新的源头,有效保存至关重要。”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种质资源中心主任李立会介绍,近年来,我国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保存质量居世界前列,已保存53万份种质资源,其中我国特有地方品种和野生资源占总数的70%,遗传多样性和特异性丰富,可利用潜力巨大。
目前,全国种质资源普查田间地头任务正在收尾,已收集农作物种质资源12万份、制作畜禽遗传材料33万份、水产遗传材料5万份。开展种业创新攻关,审定一批绿色、专用和耐盐碱小麦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