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更加壮阔的光明前程——读懂中国经济发展大势(7)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2-12-15 23:35:07
浏览

“中国14亿多人口实现现代化将是人类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前不久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书面演讲指出,中国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使中等收入群体在未来15年超过8亿,推动超大规模市场不断发展。

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坚实物质技术基础

5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要求。如今,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二字凸显出这一举措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

全要素生产率是要素投入转化为产出的总体效率,决定着经济内涵型发展程度和潜在增长率高低,本质是技术、人才等要素质量和资源配置效率。

“近十多年来,虽然我国低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步消失,但正是由于我国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大力破解体制性结构性矛盾,解放生产力,努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经济保持了较高增速水平,发展质量不断提升。”王信说。

纵观世界经济史,成功转型成为高收入经济体的国家,无一例外都是依靠持续创新带来发展质量提升,完成从要素驱动型发展模式向创新驱动型发展模式的成功转换。

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首要是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增长动力转换——

2022年高考,备受考生和家长关注的“强基计划”再度扩大高校试点。自2020年开始实施的“强基计划”,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被视为中国重视基础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

创新之要,在于得人。打通人才—科技—创新的血脉,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将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核心支撑。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把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三大战略放在一起集中论述、系统部署,这为持续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奠定坚实基础。

推动技术革新加快向产业化转化,着力解决核心技术、核心设备和关键元器件受制于人的情况,抢占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等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在科技创新的一个又一个新赛道上,中国正全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关键在于打通经济循环脉络,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提升资源要素配置效率——

当下,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和区域布局正在发生广泛深刻调整,个别国家试图通过脱钩断链、打压企业等方式极限施压,阻碍我国经济发展和结构升级。

打通经济循环卡点堵点,既是应对挑战的关键,也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破解的难题。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核心目标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我国全要素生产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缺口’,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填补这个缺口。”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说。

根据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的估算,2016年至2019年期间,由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呈现了较明显回升的态势。

12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发布,对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进行长远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