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用足政策工具箱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
顶住压力挑战,历经多重考验,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迎难而上,持续巩固恢复,成绩殊为不易,值得倍加珍惜。
走过2022年,开启2023年。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总基调。
爬坡过坎有底气、行稳致远有信心。多位经济专家表示,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着眼长远,在全球经济深陷衰退的背景下,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要用好用足政策工具箱,发挥各类政策合力,有效应对风险挑战,护航中国经济大船乘风破浪向前。
做好“三稳”工作 财政、货币双发力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如何?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
面对国内外复杂严峻形势,会议再次把“稳“字放在了首要突出的位置。
会议强调,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特别提出要“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在国内外各种不确定性持续存在的背景中,‘稳’就显得特别重要。”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勇指出,各具体政策不是单兵作战,要形成合力。这就要求包括宏观政策在内的各项工作聚焦高质量发展,共促高质量发展。
“会议把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放在民生的第一位,足见重视程度。”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原副总裁朱民指出,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高质量人力变得尤为重要。需要从学校、企业、政府、激励机制等多方面发力,帮助应届毕业生就业。
会议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对此,多位专家表示,财政、货币政策“加力提效+精准有力”的措辞组合较以往更显积极。其中,“加力”意味着,明年在财政、金融、产业以及科技人才、社会保障等方面都将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确保实现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温来成表示,会议提出“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意味着要统筹发展与安全,要防范政府债务风险,特别是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对于稳健的货币政策如何“精准有力”?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精准”主要体现在“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的支持;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有力”,是指为金融机构提供长期稳定的低成本资金,继续向市场发出稳增长、扩内需的明确信号。
兼顾内外发展 市场吃下“定心丸”
“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战略全局出发,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纲举目张作出部署。
由投资和消费构成的内需,是经济增长“主引擎”。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提出最终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丽芬表示,“把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有利于打造富有韧性和弹性的经济体系。”
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罗奂劼认为,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对于重新提升预期,缓解消费后顾之忧有较大推动作用。综合来看,房地产相关消费和汽车消费等将会成为拉动明年消费的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