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20年艰辛保护 筑牢“中华水塔”
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西南部。
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江大河从这里起源,一路奔向远方。这块地理高地,就是被誉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
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6月在青海考察时强调,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
今年是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20周年。从建立自然保护区,到设立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再到我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三江源历经20年保护建设的艰辛探索实践,集中体现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历史性转变、取得历史性成就。
20年艰辛保护生命之源
约古宗列盆地,母亲河黄河的源头。立春已过,这里依然滴水成冰。冒着风雪严寒,藏族牧民尼格一行7人,骑着摩托车开始一天的巡查监测,守护源头生态。
“虽然天寒地冻,但对那些夏秋季节进不去的湿地草滩来说,却是巡护的好时机。”从小在黄河源头长大,尼格对生态有着深刻体会。“小时候黄河源头生态环境恶化,草场退化,我们家要到2公里外的河流去找水。”
三江源,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是高原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重要启动区,是我国重要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人为活动的影响,三江源生态一度退化恶化,河流频频断流,湖泊大量消失,野生动物锐减,水源涵养能力减退,导致三江中下游旱涝灾害,威胁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江源生态保护工作。2000年8月19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正式成立。2003年1月2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它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21年10月,我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过去隶属于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三大江河源头区域,及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整体纳入三江源国家公园,实行完整保护。
从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到确立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正式启动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到设立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从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到成为首批正式设立的5个国家公园之首……
20年间,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实现了三个跨越,迈上了三个台阶。范围不断优化,措施不断完善,力度不断加大,实现了从单纯保护生态,转向全面统筹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迈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海拔4600米的可可西里,冰天雪地,寒风凛冽。在索南达杰保护站,工作人员邓海平蹲在寒风中,双手握着热好的奶瓶,给一群小藏羚羊喂食,这是严寒中的可可西里最温情的画面。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疯狂盗猎,可可西里地区的藏羚羊数量曾锐减至不足2万只。数十年来,专项巡山、持续反盗猎、野生动物救护等不间断开展。
如今,藏羚羊恢复到7万多只,“美丽的少女”可可西里恢复了她亘古的宁静。藏羚羊、野牦牛等野生动物平静而悠闲地栖息生存,成为青藏线上的一道靓丽风景,三江源真正成为野生动物的天堂。
生态、生产、生活共赢之路
建立国家公园,意味着对三江源生态实行最严格保护,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管理保护的原则,青海省对体制试点范围内6类15个保护地,进行了功能重组、优化组合。同时,着力破解“九龙治水”,将分散在林业、国土、环保、住建、水利、农牧等部门的生态保护管理职责划归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实现“一件事由一个部门来管”的目标。
经过五年多的试点探索和一年多的建设实践,三江源国家公园在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的前提下,实现了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和民生改善三者的有机统一,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公园的建设与管理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