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上海这扇窗,看中国经济春的律动(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3-02-15 09:31:07
浏览

  在上海东翼的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越来越多的中国民营企业跨过“彩虹桥”,迈向国际化。“安踏、美的、天合光能等纷纷把国际业务总部放到虹桥。依托虹桥国际化出海口优势和高端人才优势,神马电力集团的新型外绝缘电网方案一举获得巴西一条电网的30年特许经营权。”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孔福安说。

  建设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这一定位既是上海开放能级跃升的必然,也是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的使命担当。

  昔日“丝绸之路”,今日汽笛声声。开年以来,“中欧班列-上海号”开行越来越密,1月完成了6出1进共7趟班列的发运工作,春节过后更是实现了三天连发三车。这支“钢铁驼队”联通境外城市与站点超40个,成为“一带一路”沿线的强劲纽带,也帮助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中国制造”在全球市场扩大份额。

  新春伊始,十余批汽车滚装船在临港新片区的南港码头启航远行,将中国造新能源车运往土耳其、意大利等国家。1月以来,南港码头已累计验放汽车出口28526辆,同比增长43.6%。

  “欧美市场对中国国产品牌汽车认可度越来越高。整个春节期间,国产汽车出口物流一刻未停。洋山海关为此设立特快专窗,保证车辆出口业务随到随办、天天能通关。”上海德誉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操作码头现场负责人姜鹏说。

  透过这扇窗,感受科创策源脉动

  在你看不见的遥远星空,50余颗中国北斗卫星正分秒不停地运转,为全世界提供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

  在距离北斗卫星数万公里的上海临港,一个平均年龄只有33岁的科学家团队正在为了更加泛在、更加智能、更加融合的中国下一代时空体系而努力。作为北斗卫星的诞生地之一,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只用三年多时间,就完成了新一代北斗卫星首发星的研制和发射。

  当下,该团队正在打造两颗北斗卫星“新成员”。“它们将携带具有跨时代意义的新技术进入太空,进一步提升中国北斗的精度。”北斗三号卫星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林宝军说。以北斗为引领,总体产值数千亿级的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正在迅速崛起。

  科创,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源。2月10日,上海2023年重大工程安排正式项目出炉,总投资约1.7万亿元的191项重大工程项目中,科技产业领域最为集中,其中既包括CR929宽体客机研发、联影医疗、商汤人工智能算力等先导产业项目,也有磁-惯性约束聚变能源系统关键物理技术项目、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等前沿科学装置。

  正在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浦东,一个“热带雨林”式的创新生态逐渐形成。近日,中国科大上海科教基地、上海张江数学研究院、上海流程制造工业软件研究院等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重点平台落地浦东新区,涉及量子科技、应用数学、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这些高能级科创平台为浦东打造创新高地注入澎湃动能。

  从孵化出首台国产质子治疗示范装置等重大成果的上海光源,到《流浪地球2》中的“外骨骼机器人”,再到让“大块头”的“大智慧”赋能中小企业的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上海正在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上海科创办科创协调处处长开恳说:“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们将加快推进世界一流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180个科创项目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