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数十亿条数据全国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基本摸清
原标题:获取数十亿条数据 全国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基本摸清
林草行业完成11万多个森林和草原可燃物样地调查,自然资源地质行业掌握了全国28万多处地质灾害隐患数据,气象行业获取了10种气象灾害致灾因子信息664万条……全国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基本摸清!
2月15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情况。会上,国家减灾委秘书长、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郑国光介绍,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共获取全国灾害风险要素数据数十亿条,全面完成了普查调查、数据质检和汇交任务,目前正在利用调查数据开展国家、省、市、县四级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工作。
三年全面完成普查调查任务
调查是这次灾害风险普查的基础,其任务是,全面获取全国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6大类23种灾害致灾要素数据,人口、房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系统、产业、资源和环境等6大类27种承灾体数据,政府、社会、基层家庭等3大类16种综合减灾能力数据,1978年以来年度灾害和1949年以来重大灾害事件调查数据,以及重点灾害隐患调查数据。
“近三年来,在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的统一组织领导下,通过上下各方协同推进,全面完成了普查调查任务。”郑国光说。
例如,住房城乡建设行业获取了全国近6亿栋城乡房屋建筑数据以及80多万处市政设施数据。交通运输行业完成了500多万公里路网、90多万座桥梁和隧道,以及6000多个沿海万吨级以上泊位和千吨级以上内河泊位、1.5万公里的三级及以上内河航道的调查。
林草行业完成11万多个森林和草原可燃物样地调查,检测实验室样品近80万份。自然资源地质行业开展了2081个县(区、市)地质灾害风险调查,掌握了全国28万多处地质灾害隐患数据。海洋行业完成1.39万个(段)海洋承灾体以及6000多处重点隐患的调查。
郑国光表示,通过调查,基本摸清了全国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了重点地区抗灾能力,为全面做好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锻炼培养了地方防灾减灾救灾管理和技术队伍,营造了全社会关心、参与、支持防灾减灾的良好社会氛围。
空间信息技术确保普查数据“一张图”呈现
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覆盖的灾害种类多、任务综合性强,技术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我们通过试点工作测试制定技术规范和技术体系。在国务院普查办的统筹组织下,先后在北京市房山区、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开展试点‘大会战’以及全国120个县试点工作,通过试点,对技术指标体系设置、技术路线研制,以及质量保障标准进行了验证。”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技术组组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史培军介绍。
同时,为确保所有调查类数据能够相互验证、相互校正,确保多元数据在“一张图”上展现,这次普查工作应用到许多空间信息技术,包括海量数据的空间传输、大数据集成等。
“通过这些工作,我们制定了一套标准的地理底图,标准的、规范的行政底图、各类承灾体地理格网数据。”史培军说,通过这些工作,保证了普查数据成果“一张图”呈现,可以说就是数字灾害风险技术体系基本形成。
此外,强化质量控制体系也是其中重要一环。“我们还有个技术组来做好综合协调,加强调查数据的相互验证,从而确保调查数据能够按照质量控制体系来完成。”史培军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