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服务助力新能源产业发展(深度观察)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3-03-20 10:52:07
浏览

气象服务助力新能源产业发展(深度观察)

 

  位于河北张家口市的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
  梁立新摄

 

气象服务助力新能源产业发展(深度观察)

 

  中国电科院张北试验基地附近的风机。
  中国电科院供图

 

气象服务助力新能源产业发展(深度观察)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

 

  编者按:“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去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场馆实现100%绿电供应,来自河北张北地区的风光绿电,让“绿色办奥”成色十足。将风、光等自然资源变成绿电,离不开精细的气象服务。张北地区每年可向北京输送风光绿电约140亿千瓦时,约占北京年用电量的1/10。

  利用风、光资源发电,加快可再生能源替代,是推动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方面。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3月23日世界气象日来临之际,记者赴张北地区,探访气象如何服务新能源产业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精密监测——

  每天捕捉风、光信息,每15分钟报送一次

  张北坝上草原,“大风车”不停转动,景象蔚为壮观。

  河北省张家口市北靠内蒙古高原,西北高、东南低,地处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区域。从内蒙古高原吹来、翻越阴山山脉的大风,从西北坝上,吹到冬奥会举办地崇礼等地。

  “张北的风,一年吹到冬。”张家口人说,坝上的大风不仅常年吹个不停,还很“硬”。

  张北县气象局副局长郭馨泽说:“张北年平均风速达每秒3米多,全年3级以上大风日数达到348天。冬天的时候,冷风吹到脸上硬生生地疼。”

  风多、风“硬”,意味着风能资源丰富。张家口风能资源储量超过2000万千瓦,是全国首个获准建设双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地区。

  张北的太阳光照也很充足。阳光强烈时,带着热力直灼皮肤,让人眼睛都睁不开。张北因此被称为“风的故乡,光的海洋”。

  中国气象局发布的《中国风能太阳能资源年景公报》显示,张家口所在的河北北部,是我国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

  “用风能、太阳能发电,要先把风速、风向、气温、湿度、太阳辐射、云量等气象要素数据收集到位,做出风电、光伏发电气象预报,才能预测出能发多少电。”河北省气象局气象服务中心数据研发科科长张金满说。

  变幻难测的风、光,极大地影响着电力的生产、调度,气象工作人员全力以赴“追光捕风”。

  张北在全县布设了气象要素观测设备,每一个风力发电场内都有不同高度的测风塔,光伏电站也布设了测光站。天气雷达以及天空中的风云气象卫星,都在精密捕捉着张北地区风、光的变化。

  在中国电科院张北试验基地里,气象卫星地面接收站向着天空伫立,时时接收着气象卫星传来的风、光等信息。

  “每天捕捉风、光信息做预报,每15分钟就要报送一次。”中国电科院电力气象团队负责人王勃说。

  张金满称自己是“追光者”。3年来,河北省气象局在光伏电站、气象站建起了58套辐射监测站。结合周边大量气象设备的监测数据,以及河北的地形、大气环境、光的特点等,张金满团队研发出了光伏功率预测系统,“接下来我们要下更大力气‘捕风’,开展风力发电功率预测系统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