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3-03-22 15:00:07
浏览

2022年5月,最高人民检察院、水利部联合发布《关于建立健全水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的意见》。意见明确,推进水利领域检察公益诉讼工作,要坚持问题导向、依法治理、协同治理,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聚焦水利领域侵害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特别是情节严重、影响恶劣、拒不整改的违法行为,加大协作力度,提升河湖保护治理水平。

紧随其后,2022年9月,水利部联合公安部发布《关于加强河湖安全保护工作的意见》。通过强化与公安机关的联合执法,加强水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杜绝以罚代刑,依法追究违法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加大违法成本和惩戒力度,不仅可以依法有效惩治违法行为人,维护水行政执法权威,还可以起到教育、震慑作用。

各地大力推动水行政执法协作机制建设。据统计,2022年,地方各级水利部门分别和公安、检察机关联合出台协作文件213件、326件,自上而下形成执法合力,系统强化水行政执法权威和效能。

加强水行政执法 有力维护河湖安全和水事秩序

交界水域往往河岔较多,且受不同行政区域管理,一度存在管理盲角,容易给非法采砂分子流窜作业留有可乘之机。

3月6日8时,一场“两省三地”联合巡江行动在苏沪交界长江水域拉开序幕。

执法艇上,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河道采砂管理局督查处处长刘平刚与当地水政执法人员一道密切注视着来往船只,对交界水域进行全覆盖、全方位、拉网式巡查,给非法采砂分子以极大震慑。近年来,这样的跨区域联合巡查行动已开展多次。

“现在执法底气更足,打击力度也更大了。”刘平刚举例,过去,对长江干流非法采砂行为最高处30万元罚款。长江保护法施行后,长江流域内河道非法采砂最高可处货值金额的20倍或200万元罚款,对用于违法活动的船舶、设备、工具等可直接没收,大幅提高了违法成本。针对“谁能采、在哪采、谁来管”,长江保护法都作出全面细致规定,提供详尽法律依据。

重拳之下,规模性非法采砂行为得到有效遏制。水利部河湖管理司司长陈大勇介绍,2021年9月,水利部部署开展为期一年的全国河道非法采砂专项整治行动,要求各地严肃查处非法采砂行为,配合有关部门严厉打击“沙霸”及其背后“保护伞”。累计查处非法采砂行为5839起,查扣非法采砂船舶488艘、挖掘机具1334台,拆解“三无”“隐形”采砂船693艘,移交公安机关案件179件,其中涉黑涉恶线索26条,追责问责相关责任人145人,形成有力震慑。

打击非法采砂的同时,针对水旱灾害防御、地下水超采等领域的涉水违法行为,水利部门也加大了专项执法力度。2022年,通过组织开展2022年防汛保安专项执法行动,以及黄河、海河、松辽流域地下水超采治理专项执法行动,立案查处案件1391件,流域管理机构和各地挂牌督办147件,有力打击各类违法行为。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和长江流域各省区市加大长江保护法执法力度,依法强化长江大保护;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加强对西江干流梧州段养殖网箱清除执法监督指导,如期完成全部40.66万平方米网箱拆除清理,确保汛期洪水安全度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