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膜”弯道超车记(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3-04-27 09:40:07
浏览

功夫不负苦心人,徐铜文团队的努力,不仅为之后“离子膜材料”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也将离子膜研究从过去的“奋力追赶”转变为“弯道超车”,并有望实现从“并跑”到“领跑”的跨越。

从“实验室”推向“生产线”

多年来,团队获得诸多学术认可: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中国石油化工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侯德榜化工科技创新奖……而在学生眼中,徐铜文是一个具有前瞻性科研眼光的老师,能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因材施教”,并进行科研布局。

2014年,杨正金从清华大学博士毕业后,慕名来到中国科大,跟随徐铜文从事博士后研究。

“为拓展课题组研究方向,徐老师建议我去国外继续学习”,杨正金说,“我当时选择了‘多孔材料研究’世界领先的爱丁堡大学,徐老师则建议我去哈佛大学学习有机液流电池技术,让我能够更全面地完善科研体系。”

学成后的杨正金将当时国际上最先进的有机液流电池技术带回了中国,如今他已成长为徐铜文团队核心成员。

2020年开始,杨正金小组集中精力进行水系有机液流电池专用离子膜的科研攻关。“徐老师带着我们,将论文前前后后修改了40余遍,反复推敲原理的创新性。”

为了做出传导性强、选择性好的离子膜材料,团队历时3年潜心研究,花了近2年时间进行论文撰写、修改以及数据补充。

目前,徐铜文的研究团队有7位年轻骨干、9位博士后、60余名研究生。为了让团队成员都能发挥所长,徐铜文根据各自特点,将团队分成7个研究小组,分别攻克离子膜材料制备、孔道调控、表征、膜过程和模拟等不同方向。

“眼下,我们正着手将科研成果逐个从‘实验室’推向‘生产线’,并进一步围绕‘双碳’目标,着力为中国膜材料研究注入更多‘中国芯’。”这是徐铜文的目标,也是国产离子膜的下一步方向。

(本报记者 崔兴毅 常河)


(责编:罗知之、陈键)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