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生活,他们在守护(筑梦“太空之家”——中国空间站建设记32)(2)
加入航天员队伍后,航天员要经过八大类200余科目的学习和训练,包括基础理论训练、体质训练、心理训练、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等。其中,训练工作主要由航天员选拔训练室的教员们牵头组织实施。
航天员所有训练,科研人员都要试训一遍。确保万无一失后,才对航天员施训。超重耐力训练、低压训练、模拟失重训练、野外生存训练……凡是涉及生理极限、有危险隐患的训练,航天员教员都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据汤洪波回忆,他刚开始进行水下训练时,训练结束后吃饭“连筷子都拿不住”;航天员聂海胜在一次水下训练后,体重足足轻了4公斤。如此大的强度,航天员教员就这样和航天员一起泡在水槽里,每天按照出舱活动6小时的标准,连续水下训练4个月,最忙的时候一天只睡4个小时,只吃一顿饭。
“曙光明白!”这句回答嘹亮坚定。
“曙光”是航天员出舱活动指挥的代号,背后是一支由航天员系统牵头的出舱活动支持小组。航天员出舱的从容镇定,不仅因为经历了大量出舱训练,还因为他们在太空的每一步操作都有“曙光”在指引。
55年来,中国航天员中心创建了我国航天员选拔训练技术体系,选拔训练的多名航天员圆满完成载人飞行各项任务。
“飞天战袍”守护生命安全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首次出舱活动使用了新的舱外航天服。
新一代飞天舱外服达到长寿命、高可靠要求,工效保障能力大幅提高,出舱活动时间显著提升,还具备更佳的在轨测试维修能力。神舟十二号任务展示的前两套舱外服对上肢进行了适体性优化设计,航天员王亚平所穿的舱外服对下肢也进行了适体性优化,更适合体型瘦小的航天员。新一代舱外服还对手套进行了分型设计,王亚平使用的就是为适合女航天员手型定制的。“作为目前世界上在轨使用的3种舱外服技术体系之一,新一代飞天舱外服完全由我国自主研制,性能优越,能很好地满足人体工效学要求。”王亚平评价。
作为“飞天战袍”,合身的舱外服是出舱活动顺利圆满的关键,它就像人形飞船,充上一定压力后,保护航天员的生命安全,抵御外太空的高低温、真空、强辐射等。
2004年,我国决定自行研制舱外服,航天服团队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成功研制出飞天舱外服。2008年9月27日,航天员翟志刚穿着飞天舱外服顺利出舱,我国也一举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出舱核心技术的国家。
为适应新需求,新一代舱外服也抓紧研制。2020年9月,舱外服载人低压试验再次启动。试验当晚,历经17个小时,两名志愿者在舱外服试验舱中,顺利执行完出舱活动程序。
这项试验很危险,一旦舱外航天服出现任何细微故障,将直接威胁到志愿者生命安全。中国航天员中心科技人员作为模拟航天员,穿着舱外服,在试验舱一待就是好几个小时,成功验证了舱外服的性能。
中国航天员中心科技人员还研发了100多套医监医保设备、失重生理防护设备、生活保障设备,为航天员长期飞行提供更好保障。空间站系统配置“太空跑台”等在轨锻炼装备,为航天员提供丰富的锻炼方式。
“纵然脚下没有土地,但我依然能够坚定地迈出每一步。纵然飞行没有翅膀,但我依然能够勇敢地张开双手。我知道,前方是浩渺的太空,而身后是你们!”这是航天员的深情表白。
中国空间站已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载人登月研制工作已全面开启。中国航天员中心科技人员和航天员始终在一起。梦想在接力,使命在传承。
(责编:卫嘉、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