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特色牌拓宽致富路(做好乡村“土特产”文章)(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3-05-19 07:54:06
浏览

  “我们这儿温差大,土质呈弱碱性,适合种黄瓜,在品种上我们选择的是‘津优’系列,水分、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含量较高。”馆陶县蔬菜办主任张大鹏介绍,为了提高种植效益,县里与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合作,共建实验实践基地,每年育成优质黄瓜秧苗1亿株。同时,还开发了“黄瓜智能化育苗器”“可升降式黄瓜爬藤架”专利产品,科技贡献率达到70%以上。

  在翟庄村黄瓜交易市场,一车车黄瓜从这里销往各地。“品牌黄瓜不愁卖,一斤比常规品种贵2角。”王鑫算了笔账,一亩大棚年产黄瓜5万—6万斤,纯收入能达到3万多元。目前,馆陶县黄瓜种植面积稳定在10万亩左右,去年总产值达16.12亿元。

  小黄瓜如何做成大产业?

  在翟庄村大型黄瓜腌制厂,工人正在将酱黄瓜装箱,瓶身印上了醒目的品牌标识,工厂年产量300余吨。村里与天津圣奥化妆品有限公司合作研发黄瓜美肤系列产品,建立黄瓜美肤中心,提升产品附加值。村里还打造了以黄瓜为主题的博物馆和科普园,吸引了不少游客。

  “还是这根黄瓜,拓宽思路,发展空间更广阔。”王维岭说,依托黄瓜,村里大力发展集加工、采摘、观光于一体的农旅融合产业,成了远近闻名的“黄瓜小镇”。

  聚焦优势谋发展,“土特产”可以做出大文章。今年3月,农业农村部公布了199个2022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十亿元镇和306个超亿元村。

  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有关负责人表示,要立足特色产业,不断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打造全产业链条,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推动产村、产镇一体化发展。

  传承乡村文化,拓宽“土特产”发展空间

  在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玉祁街道玉蓉村,许多人家都会制作传统脚踏糕。特殊的制作技艺,让这种年糕别具一格,口感更细腻。2015年,大学生沈静娟返乡创业,利用祖传手艺生产经营年糕。

  想把“土特产”做出名堂,也得蹚出新路子。“做年糕,凭的是技术,靠的是体力,每道工序都耗时费力。”沈静娟坦言,家里祖辈三代做年糕,在方圆十里小有名气,但家庭作坊发展空间有限。

  “做好‘土特产’文章,要挖掘市场深度,及时把握新技术变革和新的市场发展机遇,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程郁说,要建立相应生产标准规范,以标准化建设促进生产提效、产品提质,结合品牌打造,提升品牌溢价,扩大市场影响力,增强产业竞争力。

  位于玉祁农贸市场东大门的宏凤年糕直营门店,不仅有传统的白糖糕,还有新奇的火龙果味年糕和梅花糕。这些年,从村里的传统老作坊,到2000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沈静娟和家人努力创新突破,不断改进生产工艺,擦亮老字号品牌,进一步打开市场。

  “在保证口感不变、严格把控品质的基础上,脚踏糕在切割、包装等环节实现了工厂化生产。”沈静娟介绍,根据不同年龄群体喜好,公司开发了20多款新口味,年糕半成品速冻后,配送至各地早餐店、甜品店、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并与一些连锁餐饮品牌合作,开发了烤年糕、年糕火锅等菜品。

  小小“土特产”,承载了浓浓的乡愁。去年,玉祁街道脚踏糕制作技艺被正式列入无锡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惠山区商务局副局长杨晓霞介绍,年糕是南方很多地区的传统美食,针对脚踏糕制作,当地正在组织制定相关团体标准,进一步推动标准化、规范化。每年区里还会推选一批以传统工艺为主、具有较高知名度、产品品质优良的“名特优”食品小作坊,鼓励乡村生产更多特色优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