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建设追踪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3-06-13 09:41:06
浏览

4月,2023上海车展上,车联网等新技术成为关注热点;5月,天津举办世界智能大会,设置智能网联车体验区;6月,2023江西省车联网安全大会召开……今年以来,社会对车联网行业关注度不断提升,各地加快相关产业布局。

工信部4月明确支持湖北(襄阳)、浙江(德清)、广西(柳州)创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至此,全国已有7地获批创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三地建设进展如何?车联网产业应用推广还需从哪些方面发力?记者进行了实地走访。

更“聪明”的车、更安全的路 建设成果初显

德清县位于浙江北部,曾举办首届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记者在该县塔山森林公园公交站登上一辆纯电动公交车,只见司机将车辆缓缓驶离车站后,开启自动驾驶模式,随后双手离开方向盘。车辆根据路况,按照路面标线、信号灯等自动行驶,转弯遇到人行道,会主动停车让行。

“该车辆搭载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以及视觉相机等多种自动驾驶感知设备,可以实现对周边环境的精准感知,具备L4级自动驾驶能力。”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湖州分公司项目经理钱江峰说,该线路将在杭州亚运会期间为公众提供服务。

记者走进襄阳市车联网运营中心,一张电子大屏尽览中心城区路口交通、智能公交车辆运行、路口智能化改造进度等情况。工作人员点击鼠标,中心城区已完成智能化改造的路口连点成线、聚点成片。襄阳市经信局副局长张晓辉介绍,预计到2023年底,襄阳将完成中心城区448个智能化路口改造,实现智能网联设备全域覆盖。

车联网产业是汽车、电子、信息通信、道路交通运输等行业深度融合的新型产业形态。近年来,湖北、浙江、广西以重点区域车联网功能改造和核心系统能力提升、“地理信息+车联网”跨界融合发展、车联网规模化深度应用等为目标,统筹推动车联网产业创新发展,已具备较好的产业发展基础,由此加入创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行列。

目前,有7地获批创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区域覆盖东、中、西部,探索成果纷呈:无锡率先推动出台车联网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天津西青区开发了“5+3”车路协同运营平台;长沙正谋划构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示范区等。

立足自身优势 加速产业发展

工信部要求,相关省份按照《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部署,加快完善协同工作机制,抓紧推进实施,促进车联网应用和产业发展。

柳州市拥有上汽、东风、一汽和重汽四大汽车集团生产基地。柳州市大数据发展局产业科科长郑譞说,当地充分结合本地车企需求,建设“低成本、广域覆盖”的车路协同路侧基础设施。目前,已完成主要城区125个路口升级改造,建成241套车联网C-V2X路侧设备及1566套路侧感知计算设备。

“德清围绕‘地理信息’和‘全域开放’两大特色,积极谋划‘地理信息+车联网’跨界融合发展。”湖州莫干山高新区地信发展中心工作人员余昕说,“占地172亩的德清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是浙江省唯一同时满足单车智能和智能网联测试的公共测试场。测试场建成以来,先后向20家企业颁发了28张自动驾驶测试牌照。”

襄阳正加快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推动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转型升级。

在襄阳市高新区,记者看到一条33.4公里的智能网联汽车公开测试道路已完成施工及设备安装,进入设备联调阶段;一个集智能网联开发测试、生产配套、示范应用、孵化创新、产学研教育基地于一体的智能网联汽车科创小镇正加紧建设,智能网联汽车全产业链服务平台正在襄阳加速构建。

规模化应用推广需多方向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