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经济,从“头”做起(小商品 大产业④)
许昌市景。
许昌市委宣传部供图
工作人员在河南瑞贝卡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制作假发。
瑞贝卡公司供图
瑞贝卡公司的办公大楼外景。
瑞贝卡公司供图
在许昌一家发制品企业内,模特展示新产品。
资料图片
“屏幕前的朋友们,这款假发颜色自然,可以水洗,方便打理。”在河南省许昌市东城区的发制品跨境电商直播基地,女主播刘茜面对镜头,正讲解手中的产品。她动作娴熟,肢体语言丰富,几分钟试戴了10多顶假发。
在许昌,同刘茜一样的假发行业相关从业者已超过30万人。目前,许昌拥有发制品相关经营企业4000多家、产品种类3000多种,销往约120个国家和地区,占全球市场份额60%以上。2022年,许昌发制品累计进出口额达179亿元,成为世界最大的发制品集散地和出口基地。
传统手艺,源远流长
“携许泉发盛名别故园愁绪安在,沐新时代春风走富路从头再来。”夏日,大雨过后,记者走进许昌市建安区灵井镇泉店社区,路边牌坊上的一则楹联十分醒目,许昌发制品产业发轫于此。
许昌县志记载,早在明朝嘉靖年间,许昌人就开始尝试制作一些假发道具,用于戏剧演出。清朝末年(上世纪初),德国商人亨特远渡重洋来到中国,收购妇女的头发,经过加工后销往欧洲获利。
泉店村本地商人白锡和瞅准商机,与亨特合作,开设了许昌第一家发庄——“德兴义”发庄。在白锡和的带动下,泉店村村民纷纷走街串巷收购头发,并渐渐掌握头发加工技艺:用篦子、镊子等工具将头发一丝丝拨开、理顺,再按不同长度分档次扎把,取名为“档发”。
“德兴义”渐渐门庭若市,山东、安徽等临近省份的头发都卖到许昌制作档发,化庄村、小宫村等临近村庄纷纷也发展起档发制作行业。
20世纪60年代,许昌发展为国内的假发代加工中心。改革开放后,许昌人抓住机遇,前往全国各地收购头发。
“上世纪80年代,街道两侧都是买卖头发的吆喝声。”今年67岁的泉店社区居民朱书坤介绍,在他小时候,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做头发的生意,“房前屋后甚至马路边都堆满了头发,时常有外国人来到村里求购假发。”
泉店社区的李国强,高中毕业后就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收购头发。李国强告诉记者,那个时候烫发和染发还没有流行,质地上乘的头发最高能卖到上千元。后来,当地从事头发收购的人逐渐多了起来,发质好的头发难以收购,他就乘火车去全国各地收购头发,经常一个月都回不了家,“不少同行还走出国门收购头发,平平常常的头发为我们带来了致富的契机。”
如今,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发制品生产国和出口国,占全球发制品市场的70%以上。依托当地丰富的原材料资源和充足的劳动力,这份“小”生意使许昌人一步步走到了世界前端。
“最高峰时,许昌头发收购从业者超2万人,他们就像搬运工,把世界各地的头发汇聚到许昌的不同村落,再加工成假发卖到世界各地。”许昌市发制品协会秘书长王喜祥介绍,许昌发制品行业经历了由粗加工到深加工、由档发到产品、由单一品种到系列产品的转变。
截至目前,许昌市常住人口约438万,而发制品行业直接从业人口就超30万,平均每15个人就有一人从事发制品产业。
创建品牌,制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