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场需求疲弱,外贸如何稳订单拓市场?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3-07-16 10:36:36
浏览

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0.1万亿元,同比增长2.1%。但和前5个月数据相比,上半年进出口及出口增速分别收缩2.6和4.4个百分点。

外贸规模再创新高的同时,近两个月进出口增速放缓,背后的压力不容小觑,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导致需求不足等多重因素交织,外贸运行面临不小挑战。

在此背景下,外贸如何稳订单拓市场?记者近日走访了江苏、广东、海南等沿海地区,也深入到四川、湖南等内陆省份,探寻多地外贸发展动能、增长潜力。

走出去 拓市场 稳规模

72天出访8个国家和地区,飞行236小时——这是无锡市金茂对外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南今年以来的出差行程。

记者10日联系到杨南时,他刚刚飞抵美国达拉斯。达拉斯是这家企业全球供应链布局中的一站。无锡金茂面向全球出口家居服、宠物纺织品、衬衫面料。美国是其最大销售市场,占公司总销售90%以上。

“今年订单较去年有所减少,我们正在积极发展新客户,开拓新市场,为明年打基础。”杨南在电话中说,2022年底,他就带领团队60天出访12个国家,落实2023年订单近3亿美元,占据公司今年全年订单75%左右,稳住了业务基本盘。

“需求减弱、成本上涨、供应链调整等多重复杂因素交织叠加,纺织服装出口压力不小。”从事纺织行业30多年的杨南坦言。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贸易投资放缓,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地缘政治等风险上升,外需减弱对我国外贸的直接影响仍在持续,这些在我国纺织服装等传统制造业出口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上半年,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1.97万亿元,增长0.04%;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5169.4亿元,增长0.7%。

杨南坚信,中国纺织服装业凭借完备的供应链和先进技术优势,不断增强产品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发展前景仍然可期。

直面挑战,积极走出去、拓市场、稳订单,已成为外贸企业的共识与常态。

“不能在家里吃老本,主动走出去才有市场!”接受记者采访时,四川嘉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志友正在哈萨克斯坦商谈订单。

这家位于四川广安邻水县的中小企业,生产的摩托车及零部件等机电产品远销东南亚、非洲等海外地区。根据市场最新变化,袁志友主动开辟新市场,哈萨克斯坦就是其中之一。

今年,袁志友计划在新疆霍尔果斯口岸新建工厂,节省运输成本,更好辐射中亚五国市场。“预计全年订单量可以回到疫情前水平。”

记者调研中了解到,从政府到企业纷纷出实招、想办法,靠前衔接市场,优化产业布局,既巩固传统市场优势,也开辟新兴市场空间,更加注重将产品优势与市场需求相匹配,以稳规模为基础、优结构增后劲。

上半年,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54万家,同比增加6.9%,其中民营企业不断扩容,同比增加8.3%;民营企业进出口10.59万亿元,同比增长8.9%,占进出口总值的52.7%,同比提升3.3个百分点。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吕大良说,当前我国外贸确实有压力、有起伏、有挑战,但发展总体是平稳的,同比看起来似乎走得“慢”了一点,但环比还是一步一个脚印地稳步前行。

新引擎 新业态 优结构

眼下,国产汽车排队出海的场景,呈现在各大港口码头。

7月8日8时许,“中远盛世”轮顺利靠泊厦门远海集装箱码头,开启“中国—欧洲”班轮航线首航之旅。该航次累计装载车辆3731台,其中新能源汽车超过2700台,驶往欧洲的英国、比利时、德国三国。

作为外贸增长的新引擎,素有“新三样”之称的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合计出口增长61.6%,拉动整体出口增长1.8个百分点。

记者调研发现,在全球消费疲软背景下,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引领的高科技应用型企业出口势头仍然保持较高水平。

走进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极智嘉全球研发测试中心,一台台物流机器人井然有序地在货架之中穿梭运行,自动避让、托举、到站、排队、放置……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是极智嘉最新的PopPick智能物流方案,与人工仓相比,该机器人方案可让仓库吞吐效率提升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