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岭上人家到小康之家
原标题:从岭上人家到小康之家
鄂伦春族早年生活的场景、萨满、渔猎文化、喜获丰收的田间地头……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白银纳鄂伦春族乡,目之所及处,一幢幢楼房墙体上,一幅幅独具特色的民族彩绘带着古老与文明交相辉映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族人们都说我画出了大家的心声,鄂伦春族的生活就是在党的关怀下一步一步变好的。”年近六旬的关桃芳,是鄂伦春族桦树皮镂空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这些墙体彩绘正是出自她的笔下,族人过上幸福生活的剪影,如今被她栩栩如生地镌刻流传。
鄂伦春意为“山岭上的人”,鄂伦春人世代居住于大兴安岭腹地,以打鱼和狩猎为生。1953年,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大兴安岭地区鄂伦春族人下山建村定居,告别桦皮为屋、兽皮为衣、栖息山林、流离转徙的游猎生活。70年来,这个从林海中走来的少数民族,在大兴安岭深深扎下了幸福根。
艺术源于生活。鄂伦春人下山后的幸福,鲜活地出现在关桃芳的作品中,也融注在族人岁月静好的平常日子里。
干净整洁的鄂族新村民房、鲜艳醒目的仿“撮罗子”民宿……漫步在塔河县十八站鄂伦春族乡,浓郁的民族风情尽收眼底。
近年来,十八站鄂伦春族乡利用与G331国道毗邻的地理优势,开发运营鄂伦春民族风情园旅游项目,使鄂伦春族乡的文化优势转化为旅游优势、经济优势,辐射带动周边餐饮接待、电商带货、文创产品销售等同步增长。
“这些年,一年比一年享福!”从居住条件简易的撮罗子、木刻楞、砖瓦房,再到窗明瓦亮、集体供暖的楼房,下山以来的居住条件让白银纳鄂伦春族乡80岁的孟淑卿感慨,“这搁以前,是不敢想的事。”
“冬天,晚上穿着兽皮衣服,戴着厚顶帽子睡觉,一觉醒来,脸上、帽子上都是凝结的冰霜,一个冬天都没有办法洗澡……”自小住在几根木杆搭建的“尖角”撮罗子里,忆起儿时难以抵御的严寒,孟淑卿仍历历在目。
1970年,孟淑卿的女儿关爱民出生在木刻楞房子里。“传统的木刻楞房子,没有房间隔断,也没有地板,一大家人生活在一起很不方便。在我14岁那年,住上了砖瓦房,学校就建在了家旁边,走上10分钟就能到学校了。”关爱民说,比起母亲小时候的生活,她幸福多了。
现在,孟淑卿和女儿关爱民都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鄂伦春族斜仁柱”的代表性传承人,数十年来,她们将鄂伦春族曾经的生活生动再现,将桦树皮文化、兽皮文化、狩猎文化发扬传承。
孟淑卿的外孙冯鑫雨从小在鄂伦春族传统文化的熏陶下长大,今年研究生毕业,正准备去读博士。“13岁那年,我从砖瓦房搬进了楼房,屋子开始供暖,不用点柴烧火,乘坐汽车就能上学,生活和出行有了质的飞跃。”冯鑫雨说,上大学后,同学得知他家中的长辈是“鄂伦春族撮罗子搭建传承人”后,每到假期都会有人跟着他回家看一看,当为同学们介绍鄂伦春族文化时,他心中满是自豪。
对于未来的打算,冯鑫雨有着自己的想法,“鄂伦春族有语言没有文字,一些传统习俗和物品都需要被传承,传承并弘扬鄂伦春族文化是我未来最想要做的事。”冯鑫雨说,自己读研学的就是民族学,希望尽自己绵薄之力,把鄂伦春族文化讲给国人,带向世界。
“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从林海间的岭上人家到新时代的小康之家,70载岁月变迁,歌声里的鄂伦春族依旧昂扬。
(本报记者 张士英)
(责编:郝帅、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