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以农业保险为抓手 高质量服务农业强国建设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3-09-19 14:44:01
浏览

原标题:中国人寿农业保险高质量服务农业强国建设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定粮食生产和推进乡村振兴。6月,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财政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指导意见》,为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具体任务。

  作为金融央企,中国人寿充分发挥集团政治优势、资金优势、综合金融优势,保险、投资、银行三大板块协同联动,持续优化扩展产品服务体系,以农业保险等涉农保险为核心抓手,联动开展涉农资金融通、银行信贷支持,全力助力守好“三农”基本盘,服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支持农业强国建设。

  2023年上半年,中国人寿集团旗下寿险公司为1.9亿农村人口提供风险保障18万亿元,向208万人次赔付82亿元。截至2023年上半年末,集团旗下财险公司累计为1.53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近4.6万亿元,支付赔款超280亿元,超2000万户次农户受益;保险资金投资乡村振兴存量规模超700亿元;集团成员单位广发银行涉农贷款余额超1600亿元,发放广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贷款余额超5800亿元。

  全面风险保障 守好粮食安全底线

  中国人寿自2012年进入农险市场以来,始终紧跟国家农险政策指引。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主粮作物风险保障是三大作物生产稳定的重要因素,2022年中国人寿进一步扩大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收入)保险试点,集团旗下财险公司落地12个省份、298个县(区),累计承保面积超4600万亩,助力守牢粮食安全底线。此外,中国人寿还创新制种保险模式,助力种业发展。例如在江西省宜黄县,针对当地农业支柱产业杂交水稻制种,中国人寿财险江西分公司推出水稻制种综合气象指数保险,将对制种过程影响最大的干热风、连阴雨等气象因素转换成指数,通过气象数据监测是否触发理赔阈值,对投保制种水稻进行赔付,2022年为江西1090户制种农户支付赔款近1300万元,赔付面积超3.8万亩,促进当地制种面积翻了近一倍。

  扩面、增品、提标,是我国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为此,中国人寿聚焦做好中央对地方“以奖代补”特色农产品保险,并因地制宜开发地方特色农险产品,先后在内蒙、吉林、黑龙江等15个省份落地,支持脱贫县在“一县多品”的基础上打造更高层次的产业集群,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例如在“中国南美白对虾之乡”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中国人寿财险山东分公司除开展南美白对虾的传统养殖险外,还创新综合气象指数保险,承保4年来累计为2270位养殖户提供风险保障近3.6亿元,有效支持地方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2022年以来,中国人寿还为191个“高标准农田工程项目”提供工程险保障,助力农田建设项目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

  发力创新“保险+” 综合金融多元服务

  “保险+期货”连续多年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作为一项新型金融工具,“保险+期货”由保险公司通过“价格保险”将农民组织起来,“集体”进入期货期权市场实现交易,进而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来分散农户种植养殖产品的市场风险。这是资本市场支农的一个重要的创新,也是农业保险的创新。2022年,中国人寿“保险+期货”覆盖全国25个省份,提供风险保障近70亿元,累计支付赔款约1.88亿元,受益户次近2.86万户次。以云南为例,中国人寿财险云南分公司在当地连续6年承保“保险+期货”项目,涉及天然橡胶、白糖、生猪、生猪饲料等多个领域,其中仅橡胶“保险+期货”就为3.6万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超6.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