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区气象新 三峡后续工作让水清业兴人富(2)
绿春坝村原是丰都龙河河畔的一个贫困村。2019年,龙河丰都段被列入全国首批17条示范河湖建设名录,投入三峡后续工作资金7997万元,先后实施多项河湖整治和生态修复工程,当地也持续完善配套设施,积极发展乡村旅游。
青山绿水引客来。彭红娟正是在2019年看重保家楼的旅游潜力,毅然投资400万租下保家楼3个院子开办“花涧小厨”民宿。经过精心改造、设计,自民宿开业以来,彭红娟的年收入达200多万元,不但带动周边16家农户开起了农家乐,每年还拿出3%利润给村民分红。
解决移民群众“急难愁盼”的突出困难和问题,一直是三峡后续工作的着力点。在移民搬迁安置大镇——石柱县西沱镇独门嘴村,村民谭小平拧开自家水龙头,笑容满面:“现在水质感觉比以前好多了。”谭小平家自来水的变化,得益于西沱片区(西沱镇)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
建成后的西沱镇水厂。受访者供图
过去,西沱镇水厂水源由敞开式渠道引入场镇,明渠沿途不时出现居民取水洗衣服、洗菜甚至取水灌溉等现象,存在饮水安全隐患。2020年,西沱镇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纳入三峡后续项目库,得到后续专项补助资金5132.83万元的支持。项目今年完工后,原水由输水管道直接输送到水厂,解决了长期以来饮水受污染问题;水源环境和水质优化也得到有效保障,实现了城镇与农村供水同速、同场、同价、同质的“四同”局面。
清澈的自来水滋润群众心田,三峡后续工作为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做出积极贡献。“在三峡后续资金的牵引带动下,库区产业健康发展,库区经济总量持续攀升。”重庆市水利局三峡库区工作处处长赵刚说:“2022年,重庆市库区15个区县地区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3087亿元增加到11525.9亿元,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10多年来,三峡后续工作锚定库区移民安稳致富目标,支持农村移民安置区精准帮扶项目907个,支持城镇移民小区综合帮扶304个,支持生态工业园建设项目128个……数据显示:2022年三峡库区城镇移民、农村移民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分别较上年增长5.72%、7.20%。
保护文化 历史文脉有传承
一条蜿蜒曲折的三米多宽街巷,时而撞见东门城墙、东坡梯子、白公祠等文物古迹,时而撞见川剧院、理发店、录像厅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旧店铺,让行人瞬间有时光倒流之感。
“通过实施三峡留城修缮保护工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相结合,最大限度还原了‘三峡风、烟火气、忠州味’。”忠县县委宣传部部长秦海峰说。
重庆市忠县地处三峡库区腹心,设城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三峡留城·忠州老街位于忠县城区中心,面积约0.5平方公里,是三峡工程蓄水后留存的半座原貌县城,也是目前重庆长江流域规模最大的巴渝特色山地民居街巷。
2020年3月,三峡留城·忠州老街项目启动,其中子项目三峡留城修缮保护工程得到三峡后续专项补助资金0.84亿元的助力,为项目的完成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的忠州老街实现“修旧如旧、建新如旧”,游客纷至,烟火气浓郁。
三峡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保护好传承好三峡历史文化,既是对过去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责任。10多年来,三峡后续工作推动生态屏障区地面文物保护、历史文化名镇街道风貌整治等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全面实施,消落区地下文物考古发掘保护取得重要进展,地市级博物馆体系不断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传承条件极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