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部门:我国金融体系整体稳健 持续加大开放和监管
11月8日,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在北京开幕。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潘功胜,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云泽,证监会主席党委书记、主席易会满等金融监管部门负责人在论坛年会开幕式暨全体大会上,就我国金融业发展的现状、未来金融监管的思路等内容进行了演讲。他们表示,我国金融体系整体稳健,持续拓展金融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升监管适应性与针对性,是下一步金融工作的重点。
人民银行潘功胜:我国金融体系整体稳健 金融风险可控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潘功胜在演讲中,就中小金融机构、房地产金融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等话题进行了回应。他表示,目前,我国金融体系整体稳健,金融风险可控,金融机构整体健康,金融市场平稳运行。
关于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潘功胜认为,我国高风险金融机构无论是数量还是资产规模在金融系统的占比都非常小。经过近几年的改革化险,高风险中小银行数量已经较峰值下降一半。少数高风险机构相对集中的省份正在制定实施中小银行改革化险方案,进一步压降高风险机构数量和风险水平。中国人民银行将会同有关部门,完善金融风险监测、评估与防控体系,健全具有硬约束的金融风险早期纠正机制,提升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早期纠正工作的标准化和权威性。
关于房地产金融风险,潘功胜表示,我国房地产市场经过20多年的长周期繁荣,正在进行重大转型并寻找新的均衡点。住房需求的中枢水平、住房市场交易结构以及业务模式都正在进行深刻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房地产市场转型带来了一定挑战,同时也蕴含了新的发展机遇。我国城镇化仍处于发展阶段,新市民规模较大,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有很大潜力,房地产市场长期稳定发展具有坚实基础。
“目前,房地产相关贷款占银行贷款余额的23%,其中约80%为个人住房贷款,一直以来,在中国,我们实行非常审慎的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房地产市场调整对金融体系的外溢影响总体可控。”潘功胜说,行业发展长周期繁荣背景下,部分房地产企业长期“高杠杆、高负债、高周转”经营,资产负债快速扩张,叠加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重大变化、疫情冲击等,部分企业风险显性化并向行业扩散。
关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潘功胜表示,我国政府的债务水平在国际上处于中游偏下水平,中央政府债务负担较轻。地方政府债务有两个特点。一是主要用于基础设施投资,一般有实物资产支持,对当地经济发展产生了较好的正外部性。二是大部分地方政府债务主要集中于经济规模较大、经济增长较快的省份,他们有能力自行化解债务。
金监总局李云泽:开放是我国金融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动力
李云泽在论坛上表示,金融开放是我国金融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国经济基本面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为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他认为,事实证明,中国金融业开放是积极主动的开放,是稳健有序的开放,是互利共赢的开放。
对于银行业发展势头,李云泽表示,中国经济在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过程中始终保持合理增速,与此同时,新动能加快集聚,数字经济、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快速增长,光伏、锂电池、新能源汽车“新三样”蓬勃发展。中国银行业在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中,也实现了自身稳健增长。过去三年,银行业信贷规模年均增速11.2%,高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约5个百分点。未来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中国银行业稳健发展的势头也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