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产业:助力千行百业迈向新质态(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4-03-09 09:14:07
浏览

“前沿材料代表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方向与趋势,具有先导性、引领性和颠覆性,是构建新增长引擎的重要切入点。”黄再满表示,前沿材料具有产业带动性强、附加值高的技术特征,未来将应用于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装备、高端医疗装备等多个领域。

目前,前沿材料正与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物联网、自动化技术等智能化技术紧密融合。“人工智能的发展对计算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信息产业核心部件朝着高频高速方向发展,对关键基体材料玻璃纤维提出了低介电、低损耗、低膨胀的要求。”黄再满提到,中材科技在特种玻璃纤维领域持续深耕,培育的新一代电子级特种玻纤织物在上述性能方面已经达到世界级水平。

值得关注的是,新材料产业与“双碳”目标的结合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热点。肖劲松介绍,生物基材料等非化石原料材料、生物制造等材料制备技术不断涌现。“从材料的研发设计、生产应用到回收再利用,都高度注重绿色化,不断突破材料应用极限,带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肖劲松说。

补链强链提升产业竞争力

近年来,关键材料领域的一个个突破,支撑了我国轨道交通、载人航天、能源工程、电子信息、生物技术等新一代技术的发展,并有力推动了上下游产业发展。

肖劲松认为,虽然近年来我国新材料产业在产业规模、技术创新、推广应用、集群化发展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但中低端产品过剩和高端产品不足的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

“我国新材料产业仍处于由中低端产品自给自足向中高端产品自主研发的过渡阶段。”黄再满表示,新材料产业发展在产业链自主可控性、原始创新能力等方面还有提升空间。

补链强链成为未来一段时期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关键词。

肖劲松建议,围绕重点产业链,按照国家相关规划,组织重点新材料研发、生产和应用,集中突破一批关键短板材料、核心装备、核心原辅料,提升新材料产业基础能力。

“特别是要夯实新材料创新体系薄弱环节,推动中试、检验检测、资源共享、生产应用、数据资源等公共服务平台以及创新中心、孵化器的建设,打通新材料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肖劲松说。

在科学研究和市场化应用之间的“死亡之谷”,困扰着诸多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黄再满表示,由于新材料科技成果产业化尚处于摸索、试水阶段,研发应用结合不够紧密,部分成果无法跨越从研发到应用的“死亡之谷”。这对我国新材料产业抢占战略制高点产生了不利影响。

“要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同组建创新联合体,构建权、责、利明确的开放创新生态,运用战略性投资、基金参股等方式,推动实验室技术向应用转化。”黄再满建议。

肖劲松补充道,还应强化对新材料产业的人才和政策支撑,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一方面,培养材料领域杰出科学家和卓越工程师,加强国际人才交流合作,引进国外企业和科研机构设立材料研发中心。另一方面,完善新材料重点领域标准体系和进出口政策体系,引导并支持新材料企业“走出去”。


(责编:方经纶、陈键)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