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出中国大电网(2)
在南瑞、许继等众多直流、新能源设备厂商的全力支持下,历时3年多,仿真中心终于建成了电磁暂态仿真平台的模型库,解决了复杂控制保护设备“仿不准”这一难题。
实现“仿得快”
“仿不准”解决了,“仿不快”又成为新问题。
“以前采用单机串行模式就能满足仿真计算要求,现在随着计算量指数级增长,这种模式提供的算力捉襟见肘。”李亚楼说,以往完成单个省级电网的仿真模拟,都要以“天”为单位,要实现全国规模的电网仿真,时间还会更长。
必须提高工作效率!“一项任务工作量太大时,可以拆分给多个人来干。同理,仿真计算量太大,那就交给服务器集群来处理。”张星就此提出了建设我国电力系统首个超算中心的设想。
彼时,国内虽有成熟的商用超算中心案例,但电力系统尚无专用的超算中心。从硬件架构设计到软件系统开发,都无经验可循。
CPU选型、数据网络交互方式、CPU冷却方案、软硬件融合可行性、计算适配性……研发团队一项一项理、一件一件干。
“4家国内主流厂商、10多个解决方案,被我们反复比较、来回测试。”张星回忆道,没有直接可用的方案,大家就集思广益,与供应商一起进行二次开发,持续改进、不断完善,逐一满足大电网高效仿真的特殊需求。
测评对比、计算验证、系统联调……解决方案终于确定下来。
硬件有了,但其性能的挖掘还得靠软件。张星比喻道:“犹如再强健的肌肉,如果没有神经系统指挥,那也毫无用处。”
在方案选型伊始,研发团队就潜心打造基于超算的仿真云计算架构,充分挖掘数万个CPU核的计算潜力,“软硬兼施”成功搭建出仿真平台专用超算中心。
如今,仿真平台已在国家电网得到全面应用。张星自豪地说:“过去,扫描分析主网架2.6万条线路、1.8万台变压器的安全风险,需耗时10天以上,现在只要不到5分钟。”
随着电力系统不断向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的发展方向演变,其系统的复杂程度、对控制响应速度的要求都在快速上升。
“全国大电网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能源保障和安全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研发团队负责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郭强表示,“团队将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心无旁骛攻坚克难,为提高国家能源安全和保障能力作出更大贡献!”
(责编:杨曦、陈键)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