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新”逐“绿” 能源低碳转型释放绿色发展动能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4-03-21 01:24:02
浏览

新型电力系统是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载体,关乎经济民生的长远保障。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推进能源革命,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近日,优化电力系统工作持续深入,继月初发布《关于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之后,国家能源局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为期一年的电力建设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专项监管工作。

积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有助于能源电力在激发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多位专家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表示,应因地制宜发展清洁能源,健全科学疏导能源转型成本的市场机制,同时积极推进电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提升电网资源配置能力,提升防灾抗灾能力,筑牢能源保障电力基础。

智慧升级 电网安全运行水平持续提升

近年来,现代智慧配电网建设日益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优化电力安全保供的重要新型基础设施。浙江杭州打造配网AI调度员、“复工达产电力指数”等创新应用;福建厦门引入智能安全应用,实现负荷压降时长由24小时以上缩短到最快3分钟;河北石家庄在核心市区打造电网检修零感知示范区,实现了300毫秒内馈线故障快速定位、隔离和自动恢复……

“新一代数字技术畅通连接,实现了对传统电网的全面感知、精准分析和智能调控,贯通‘源网荷储’全环节。”南方电网相关负责人表示,数字电网可通过超大规模信息连接和智能数据处理,对发电和用电负荷进行精准预测和调度,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在夏季暴雨、冬季寒潮等电力保供关键时期,智慧电网在电力系统的监测、检修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国网徐州供电公司打造自愈式配电网,利用人工智能和云计算技术,实现自动故障检测、诊断和隔离。通过智能化的方案生成,系统能够远程遥控恢复供电,保证用户正常用电。

业内专家建议,应科学制定数智化坚强电网建设行动方案,并纳入各省能源规划和信息化规划,做好能源电力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的统筹建设,推进大电网、配电网、微电网等多种形态有机衔接,提高电网快速响应、防灾抗灾、自治自愈自修复能力。

随着新能源装机比例快速上升,其带来的发电随机性、波动性问题,促使多地开发储能和调节性电源参与电网运行,提升新能源消纳利用水平、容量支撑能力和涉网安全性能。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所可再生中心副主任陶冶满介绍,近年来,我国新型储能有力推进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增新型储能装机有效推动经济投资上涨。他表示,在构建以新能源为核心的新型电力系统中,新型储能可以起到削峰填谷、增强电网稳定性和应急供电等多重作用。

“未来,我国新型储能可以多种方式参与电力市场及现货市场交易,日趋完善的商业模式将推动新型储能更加精准匹配电力系统调节需求。”全国电力储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陈满说。

清洁低碳 加快建立新型电力系统

近年来,电力体系调整改造不断,储能、电动汽车、虚拟电厂、负荷聚合商、数据中心等新型电力主体涌入市场,如何提升新型能源系统应用的实际效益,成为保证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聚集大量新兴行业企业的重庆AI city园区,实现了园区的电力能源自给。通过部署多种分布式光伏智慧设备和智能系统,支持用户在汽车充电桩、USB手机充电装置等方面的私人用电需求,园区公共电力供给方面的实时智能调节,节约能耗成本60%、节约人工成本50%。

加快构建适应新型能源体系的市场机制,不仅涉及在原有产业基础上打造有效的新型电力系统商业模式,还包括从根本上调动新能源有序参与市场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