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乡间的路更高效畅通(政策解读)
超1100个县级行政区开展农村客货邮融合业务,建成5万余个客货邮融合站点,开通客货邮合作线路1.1万余条,客车年代运邮件快件超过2亿件……统筹解决农村地区群众出行、货运物流、快递服务“最后一公里”,近年来,我国创新发展农村客货邮融合。
交通运输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6方面17项举措系统谋划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的目标、方向和路径,提出力争到2027年,具备条件的县级行政区实现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全覆盖。
政策怎样落地?推动农村运输服务体系降本增效提质,各地有何探索?记者采访交通运输领域有关专家。
融合发展模式不断涌现,有效激发农村地区循环动力
农村地区的消费潜能有多大?
两组数据可见一斑:如今,我国农村地区日均客运量超过1000万人次,每天超1亿件快递在农村流转。
“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的巨大消费潜能,正成为城乡消费的重要特征之一,不仅带来群众出行、货运物流和邮快寄递等公共服务需求的增长,也充分彰显了农村交通运输发展的强大韧性。”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健说。
作为农村群众出行、农产品出村进城、消费品下乡进村的重要渠道,农村交通运输体系对满足农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释放农村消费潜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李健表示,受农村地区地理因素和居住分散等因素影响,农村交通运输体系中农村客运、货运物流与寄递体系运营存在运输成本高、进村盈利难、运行效率低等问题。
根据《意见》,通过共享场站运力资源、共建运输服务网络等手段,充分发挥农村客运、农村货运物流、农村寄递组合优势,将使普遍服务的范围更广、承载能力更强、服务频次更高,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在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副院长金敬东看来,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也是促进农村运输服务体系集约高效发展的有效抓手。一方面,推进统一分拣、统一配送,可以提升农村运输集约化水平,提升配送时效;另一方面,共享共用基础设施和运力资源可以减少企业在运输、人员等方面投入,同时为农村客运企业增加营收,缓解经营压力。
通过一系列实践摸索,各地围绕加强机制建设、设施共用、运力共享、信息协同等,探索出农村交通运输体系发展新路径。浙江宁海“集士驿站+公交邮路”、四川乐至“金通工程·天府交邮通”等典型模式不断涌现,有效激发农村地区循环动力。
以站点、运力和信息融合,推动客、货和邮政快递之间“无缝交接”
融合发展,关键在“融”。
以降本增效为基本原则,《意见》提出推动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的主要路径——
聚焦站点融合,推动客货邮集约化发展。各地可以依托现有客运站或物流设施,建立统一的快递分拣中心,共享场站资源和设施,降低土地资源和设施设备投入成本。
聚焦运力融合,推动客货邮降本增效。通过利用客运车辆行李舱代运邮件快件,降低邮政快递企业专车配送成本,提高农村客运车辆运营收入,提升农村运输集约化水平。
聚焦信息融合,提升邮政快递配送时效。加强农村客货邮信息化建设,引导农村客运、货运物流、邮政和快递企业加强数据共享,提高运输和投递效率,提升客货邮服务水平。
以站点融合为例,《意见》提出,建设“一点多能”的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站点,打造县乡村三级农村运输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