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推进 透视中国经济向“新”力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4-05-11 06:55:01
浏览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

●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能够更好。

●通过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将让更多外商企业投资中国、深耕中国、赢在中国。

当前,从科研院所到产业一线,全国各地都在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向“新”求“质”。不久前,一季度经济数据发布,亮眼的数据增长彰显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意:一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高技术服务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3.7%。

一季度数据“新”意满满,如何进一步激发中国经济向“新”力?“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室主任、研究员金瑞庭做客《中国经济微观察·专家谈》时表示,通过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将让更多外商企业投资中国、深耕中国、赢在中国。

高水平对外开放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

开放是创新的土壤,高水平对外开放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金瑞庭表示,新形势下,通过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三方面重大现实意义。

一是通过国际科技合作,为新质生产力汇聚强大动能。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国际科技合作是大趋势,通过国际科技合作,可以实现科技交流和知识分享,从而达到优化创新环境、集聚创新资源的目的。新形势下,我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并接轨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将为新质生产力培育和发展注入不竭动能。

二是通过人员交流合作,为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生态。当前,人才的战略价值受到各国重视,以全球化的思维配置和引进人才,通过完善政府间创新对话机制、大力推进民间科技合作等重大举措,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充分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将为新质生产力培育和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三是通过投资经贸合作,为新质生产力提供重要保障。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其中,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是应有之义,也能够为新质生产力培育和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三方面合作赋能中国向“新”力

一季度,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在部分产业、经营活动、产品上显现亮眼新成效。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产量在前几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今年一季度增长29.2%。一季度,充电桩、3D打印设备、电子元件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1.7%、40.6%、39.5%。总的来看,新产业较快发展,新产品加快培育,保持较快增长速度。

下一步,在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进程中,我国还将在哪些领域重点发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金瑞庭表示,我国将重点推进国际科技、人员交流、投资经贸三方面合作,为新质生产力加速赋能。

具体而言,在国际科技合作方面,将深入实施新形势下国际科技合作计划,支持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外资研发机构等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还将继续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强化创新伙伴关系,促进创新成果更多惠及各国人民,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在人员交流合作方面,将重点优化签证通关等政策,持续优化支付服务,提升境外来华人员支付便捷性。不久前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表明,将聚焦银行卡受理、现金使用等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更好满足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多样化的支付服务需求,此举对于解决外商后顾之忧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