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成了“新农具”(“融”观中国)(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4-07-01 01:15:01
浏览

  “有时,我会直接带大家去看药材长在哪里,让大家有更直观的感受。有时,我会拉上村民在直播间唱歌跳舞。顾客购买我们直播间的商品,还会收到附赠的哈达和金刚结,寓意‘来自高原的祝福’。”分享起自己的直播经验,尼玛次仁头头是道。

  质量上乘的特色产品、轻松愉悦的直播氛围,让尼玛次仁收获不少惊喜。从去年11月开播,运营不到半年,直播间月销售额就突破了百万元。这位土生土长的农村小伙,从“直播菜鸟”变成了“网红达人”,不仅通过直播把家乡药材卖到全国各地,还带动更多村民加入直播行业。酥油、藏香、珠串……从民族特产到手工艺品,如今,合作社直播间内售卖商品品类已达上百种,村民收入也芝麻开花节节高。

  “感谢政府和直播平台对我们的培训。直播电商为我们这个处于高寒地区的偏远山村打开了一扇致富大门,让我们对乡村全面振兴更有信心。扎西德勒!”尼玛次仁笑得嘴角咧到耳根上。

  搭建桥梁——

  送“小农户”进“大市场”

  晚上8时过后,福建省屏南县城里大多数农产品门店已经打烊。但在县农产品直播中心的直播间里,“小田姑娘”田小宇正忙得起劲儿。

  扎着两条马尾辫、穿着一身红衫,她熟练地讲解手中的屏南特产:“这一款菌汤包,不熏不染无添加,每一份都有检测报告”“只需泡发30分钟就能下锅”……

  屏南位于福建东北部,海拔逾800米,山清水秀,气候湿润。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让这里成为食用菌生长的绝佳之地。数据显示,屏南县是中国南方最大的香菇生产、出口基地之一,年产鲜香菇4万吨,全县80%农户从事香菇等食用菌生产行业。

  但是,酒香也怕巷子深,再优质的菌菇也害怕大山的阻隔。在全国农产品市场供应链中,零散初级产品处于弱势地位。因为不能跟消费者“见面”,无法准确获知市场需求和反应,卖得好时,难以总结经验,卖得差时,也探究不出问题根源,只能陷入盲人摸象的无序循环。

  打从开启直播后,田小宇与顾客的直接互动多了起来。每次下播,她都会认真记录、归纳网友需求和建议。根据这些反馈,她不仅在直播间里教大家辨别菌菇好坏,还讲解福建特色的煲汤方式,大受欢迎。

  和粉丝的互动,激发了田小宇的灵感。她发现,传统菌菇销售是单一品类按斤卖,但很多粉丝购买之后,反映不懂要怎么吃。“为什么我们不能提前搭配好呢?”于是,她试着把散装的各类菌菇按比例配置成70克重的“六珍汤包”,保证大家拿到就会做。这款贴合现代人快节奏需求的汤包,成了小田姑娘家的明星产品。

  一根网线、一部手机,直播畅通了产销,架起了农业生产和市场需求间沟通的桥梁。以往,产业链条前端种植户和企业缺乏消费市场信息,不能够对消费者细分需求和习惯做出产品上的迭代调整。如今,在短视频和直播场景下,通过实时互动,生产者和消费者实现了无缝对接,为农业转型升级找到更明晰的方向。

  “在电商平台上,农户、生产者、供应商、服务商、消费者紧密合作,构建了乡村产业链新的利益联结机制。”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忠海表示,农民主播通过与消费者的互动,能够更好地跟踪和了解消费者需求,按照需求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由此,在实现分散小农户与社会化大市场有效连接的同时,找到了促成农民增收的新路子。

  这些年,屏南菌菇市场的变化,田小宇看在眼里:“像虫草花、鹿茸菇、姬松茸这些市场需求量相对比较小的菌菇品种,过去都是村民们零星分散种植,能种多少、能卖出去多少连村民自己也没数,形不成规模效益。这些年,通过电商直播,菌汤包打出了品牌,即便是需求量较小的菌菇品种,也能有稳定、顺畅的收购渠道。像羊肚菌这样的抢手货,年年供不应求,闽东地区甚至还要收购其他地方农民种植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