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引发自然灾害 科技为文化遗产撑起“保护伞”(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4-07-05 10:42:01
浏览

“雨水较少时,建筑可以及时排除湿气;但连阴雨或者连续强降雨,可能导致材料劣化,引起局部歪闪、坍塌,甚至整体倒塌。”王小龙说,近年来气候变化,尤其是降雨增加,给文保工作带来新挑战,也提出了新要求。

为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近年来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纷纷采取行动。王小龙介绍,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为国际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制定了一个基本框架。201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台《气候变化问题行动战略》,它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2021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年度会议通过了“文化遗产与气候变化行动”2021—2024三年科学计划,以期完善气候变化影响下的遗产保护工作体系。

我国2013年出台的《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已涉及文化遗产相关内容,要求“采取必要的保护性措施,防止水、热、雨、雪等气候条件变化造成旅游资源进一步恶化,加强对受气候变化威胁的风景名胜资源以及濒危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

国家文物局也在积极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以保护文化遗产。具体举措包括探索构建文物防灾减灾体系,建立汛期文物灾情信息报告与应急处置制度,对特定类型文物应对极端气候提出指导意见等。

数字技术提供解决方案

“保护文物的行动,不仅在灾害之时,更在日常的每刻每时。下雨了防水,发生火灾了防火,这样的应急措施很重要,但并非长久之计。”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徐怡涛认为,应对气候变化风险,除了要充分了解文物的自身材料性质,还要结合其所处环境面临的气候变化趋势及环境变化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保护工作。以古建筑的日常维护为例,平常做好一些不起眼的工作,比如屋顶拔草、更换个别椽子或门窗构件、墙体抹灰、加固松动的台基、局部修补或更换风化的地砖等,就能帮助古建筑延年益寿。

在王小龙看来,让文化遗产免受气候变化带来的损害,需要全社会付出努力,更需要多部门、跨学科合作。同时,要不断优化文物保护政策体制机制,提升遗产抵御风险的能力。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对文物保护工作造成的影响,近年来科技已经起到了关键作用。譬如高光谱成像仪、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系统等高科技设备,能够对文物质地结构、工艺信息等进行无损检测分析,有利于深入发掘和全面认知文物本体价值。在文物修复和展示方面,借助多图像三维建模、3D打印等技术手段,可以高精度、快速获取文物三维几何数据,为修复工作提供帮助,促使文物恢复本来面貌,最大程度地保存其原始价值。

尽管人类的积极作为可以减轻气候变化的影响,但是世界遗产本身的老化、劣化也难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副主任王心源认为,数字化是延缓文化遗产老化甚至永久保存文化遗产信息的一个重要手段。

不久前,曾侯乙尊盘数字化复原成果发布,该成果运用工业CT技术,首次获取曾侯乙尊盘完整三维结构模型,并通过数字化处理,制作三维数字化复原视频。

作为我国迄今为止制作工艺最为复杂的青铜器,曾侯乙尊盘被考古界视为商周青铜器的巅峰之作。此次业界专家运用工业CT技术对曾侯乙尊盘精准三维扫描建模,清晰复原内部结构,走出了文物数字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