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赋能工程 美学点亮生活(3)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4-08-09 07:52:01
浏览

  马克思说:“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卓越的工程建设成果,持久散发着美的光泽,带有深刻的文化烙印,是时代精神的产物。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式”,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塑和精神注入,也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美学涓涓渗入。物质世界的建设,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映射。中国式现代化,凝结和共筑着中国人的心灵、观念、审美与文化,呼唤着新时代的“天工开物”。

  长城、大运河、故宫、坎儿井、古蜀道……今天的文化遗产,多是历史上的工程杰作。同样,新时代的优秀工程成果,既惠及当代,也会成为后人的文化遗产。新时代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深度融合,日益彰显美好生活主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5个方面的中国特色。今天,我们正在抒写新时代的“天工开物”,物质世界的文化芬芳日益浓郁,日益呈现出精神性和审美品格;同样,精神文化和艺术领域,也日益涌起科学技术特别是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浪潮,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物质和精神,融为一体、合二为一。

  (作者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原院长)  

  

  工程美学的理论支撑

  韩庆祥

  “文化是明天的经济。”此刻我们对文化的关注与投入,在未来会演变为推动经济社会增长的新动力。顺应时代大势,打造有文化品位的工程,让文化与美成为工程的价值创造点,是现代工程建设企业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使命。

  从马克思主义美学视角看,“劳动创造了美”,劳动是美和艺术的真正来源。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著作中明确提出“劳动创造了美”这一重大命题,认为劳动本身就是美,只有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人才能真正证明自己是人类。在此基础上,马克思进一步提出,人类创造美的活动并不是任意的,而是有规律可循的,人类按照美学的规律来创造美的事物。从这个意义上讲,工程建筑本身就是凝聚人民群众劳动和智慧的伟大结晶,是记录社会进步和时代变迁的符号载体,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美学、凝固的人类文明史。

  从中华传统文化视角看,美表现为一种“向内求善”的伦理型思想。甲骨文中“美”字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美学意识的萌芽。值得注意的是,“美”与“善”是联系在一起的,这意味着“美”不是简单的艺术美学,而是“人的美学”。孟子对“美”下过一个定义,“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孟子认为个体的人格同事物、自然一样都具有审美性质,并将人的道德修养分为了善、信、美等6个等级,肯定富有生命力的内在美,否定没有生命力的形式美。由此,关注“善”与“美”的统一,注重艺术的伦理价值,成为中国美学思想的重要特征。

  从近现代美学视角看,美主要是从心理层面出发,强调艺术的非社会功利性审美特征。现代科学认为,人通过感性认识世界,从而产生理性;又通过理性重塑认知系统,赋予事物一定的感性意义,产生审美。因此,审美是认识的终极形态,由感性与理性融合而成。当求知需求发展到高级阶段,就进入了下一个层次——审美需求。这也解释了当今社会,为何工程建筑在满足功能性、实用性需求的基础上,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审美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