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钟:一键穿梭香港“城市景昔”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4-08-19 12:00:01
浏览

隔着手机屏幕,香港南大门海鲜烹调专门店董事总经理罗国兴站在鲤鱼门码头的这一头,父辈的记忆在那一头。在科技的助力下,一段段关于香港的珍贵记忆再次浮现,罗国兴搭乘这架科技感满满的“AR时钟”穿梭机,品味香港的古往今来。

香港特区政府旅游事务署2021年推出的文化创意旅游项目“城市景昔”,让市民和旅客通过一部手机便可了解香港变迁。用户扫描指定地点的“AR时钟”二维码,便可体验由历史照片或本地艺术家根据历史资料创作的画作拼凑成的历史全景图像,沉浸式感受香港的今昔景观。

“即便我的父亲已经不在人世,当昔日石矿场和鲤鱼门老字号店铺的画面出现在手机屏幕上,我和我的爸爸好像以另一种方式‘重逢’了。”罗国兴欣慰地说。

技术创新守护城市记忆

“城市景昔”旅游项目由特区政府旅游事务署委托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学院研发及制作,在香港28个指定地点推出。作为全球首个在城市环境中全面应用扩增实境的旅游项目,创作团队通过历史全景图像,以3D建模等多媒体技术,结合现场实景,加上有趣的动画和精心制作的音效,还原香港变迁,帮助游客和市民了解香港历史并追寻城市记忆。

在中环的毕打街,记者扫描了“AR时钟”,一幅360度的古今对比图跃然纸上,短短几秒,便可感受香港的“变与不变”。记者仿佛穿越到上世纪的香港,街上行人的穿着颇具年代感,路上经过的“叮叮车”不时发出经典的“叮叮”声。手指轻轻划过画面,记者又回到了充满现代感的香港。

用一部手机“游走”香港古今,用生动的画面展现城市蜕变并非易事。

“城市景昔”艺术总监、香港浸会大学视觉艺术院讲座教授邵志飞坦言,很多街道面貌已经改头换面,甚至已不复存在,团队需要通过不同渠道收集图片、影片、声音等素材,再参考历史学家的意见,创建虚拟3D模型。该项目还邀请了本地年轻艺术家绘制建筑的不同角度和人物插画等,最终把历史全景图像与现场实景活现在眼前。

除此之外,应用程序中的声音元素也为画面增添了鲜活的生命力。团队找到专业的电影声音制作公司合作,收集当年的音效。

“真实存在的画面因为有了这些声音更能准确地传递历史信息,才能守护记忆中香港最真实的生活原貌。”“城市景昔”项目总监、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学院讲座教授艾朗宏说。

口口相传讲述香港故事

文化深度游的热度在香港持续走高,体验式、沉浸式旅游正在向纵深发展,也带动了“城市景昔”的转型升级。

近日,“城市景昔”新增鲤鱼门6个观景点,包括鲤鱼门灯塔、鲤鱼门石矿场区等。6个“AR时钟”分别记载鲤鱼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涵盖历史及文化发展、海鲜业及石矿业发展、水上交通变化等主题,市民和旅客可从历史角度深度探寻鲤鱼门的渔村文化变迁。

鲤鱼门已从昔日的老旧渔村风貌,变身为如今集美食、文化艺术活动、历史建筑于一身的社区。如何凸显鲤鱼门的优势,设计团队加入了不少“小巧思”。艾朗宏表示,人气、地气、烟火气是鲤鱼门的特色,所以整个设计聚焦当地渔民的日常生活,展现鲤鱼门文艺范与烟火气的美美与共。

在鲤鱼门生活了近70年的罗国兴是当地变迁的“见证者”。他回忆,海鲜业曾是鲤鱼门最繁华的产业。除了游客,许多在附近观塘工业区做生意的商人会时常光顾鲤鱼门的酒楼,热闹非凡。

当罗国兴通过“AR时钟”,看到动画中的老店员招呼客人,昔日的老字号店铺栩栩如生,他感慨道:“原来科技是能够带来温度的,看到时钟里的画面,听到熟悉的声音,仿佛自己穿越到那些泛黄的照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