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盛公水利枢纽:守护“塞外粮仓”的“万里黄

光山新闻网 admin 2019-02-02 22:43:19
浏览

  “当时的我只是服从组织命令,并不清楚这项工程的意义。后来我感受到,因为三盛公水利枢纽的建设,黄河水的灌溉让粮食增产了,并且能够实现旱涝保收,意义实在是太大了。”如今的武玉良是当地特产华莱士瓜的种植大户,黄河水灌溉进自家的瓜地,他曾经吃过的苦头结出了今天的“甜果实”。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李卓)黄河流经巴彦淖尔市345公里,灌溉出丰饶的河套平原。位于黄河内蒙古段北岸“几”字弯上,坐落在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境内的三盛公水利枢纽是河套千万亩灌区的源头,号称“万里黄河第一闸”。内蒙古河套灌区是全国3个特大型灌区之一,也是亚洲最大一首制自流引水灌区。

  当地居民武玉良曾参与过该工程的建设,提及当年的挖渠经历,他不停地重复:“太苦了,相当苦,那是令人难以想象的苦。”武玉良回忆,“当时我们每天要干十三、四个小时的活,一年四季都要施工,就住在黄河边上临时搭建的工棚里,吃不好、睡不好。因为我比较能干,在工程建成时还获得了市级劳动模范的荣誉称号。”

  三盛公水利枢纽是国家早期建设的重点工程之一,从1959年6月5日开工建设至1961年5月竣工,开挖了输水总干渠,结束了河套灌区因“多口引水、无坝自流”而造成的“水小引水难,水大漫荒滩”局面,而后几十年陆续进行的以排水、节水改造等为中心的其他3个阶段的建设,使河套灌区现在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7级灌排配套体系。

  【壮美黄河行】三盛公水利枢纽:守护“塞外粮仓”的“万里黄河第一闸”

  三盛公水利枢纽使灌区近千万亩农田的灌溉水源有了保障,形成了万顷良田,历史性地把黄河水灾害变成了宝贵的水资源,也因此,河套平原被誉为“塞外江南、塞上粮仓”,成为国家重要的粮食及副食品生产基地。其现年引黄用水量约48亿立方米,约占黄河平均过境流量300亿立方米的六分之一,约占国家分配自治区年度黄河耗水量58.6亿立方米的85%;通过红圪卜扬水站年排水量约7亿立方米,除乌梁素海自然消耗外,每年排入黄河退水5亿立方米。

  三盛公水利枢纽不仅保障了河套平原的丰饶,促进了鄂尔多斯沿河和乌兰布和沙漠生态环境的改善,同时还兼有交通、发和旅游等多种功能。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了一片记载着枢纽工程历史与成就,展现着雄壮黄河风光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黄河北岸码头、黄河水坛、动物狂想园、金属雕塑园等景点已经形成了成熟的游览线路。在不远处的一片工地,黄河风情特色小镇正如火如荼建设中,项目建成后,将以丰富的业态形成陆、水、空通达,功能协调互补的综合旅游景区,并通过玻璃吊桥的连接实现与三盛公水利风景区的互联互通,形成具有河套地域特色的田园综合体。

  河套灌区通过三盛公枢纽从黄河自流引水,由总干渠、13条干渠及各级渠道输配供水到田间地头和湖泊,总排干沟、12条干沟及各级排沟排水,而后通过红圪卜扬水站进入乌梁素海排水承泄区,最后经过总排干出口段退入黄河,形成完整配套的一首制灌排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