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被“憋屈”死的毛乌素沙漠,都快水草肥美了!(3)
“最初十年,我们艰苦奋斗,与天斗、与地斗,与各种自然灾害斗。从煤油灯下的扫盲,到马灯下的夜校;从全连60多人一年仅有20多块钱医药费,到自己种植各种中草药治病。我们就是一个同心圆,为治沙而生。”第一代老民兵贺莎莲回忆。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驻地如今的风景。图片来源: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在14任连长的带领下,累计推平沙丘800多座,营造防风固沙林带35条。而年近古稀的全国治沙英雄石光银,至今依旧在榆林市定边县“战斗”。一部生态建设史就是一部植树造林和防沙治沙史,一代代林业人用心血、汗水甚至生命,在毛乌素沙漠上筑起了一道道坚不可摧的绿色走廊。
图为飞播治沙。 榆阳区林业局供图
榆阳区小壕兔乡刀兔村村主任蒋召堂说,刀兔村以前有几块大沙,很有名气。风沙很暴烈,稍微有点风就刮的什么都看不见了。治理时,家家户户担筐的担筐拉车的拉车,在这个地方种树。“这几年,这块樟子松长得确实不错,整个生态也就好了。生态好了,人的心态也好了,生活也好了,我们这个村的发展也就起来了。”
图为百万亩樟子松基地。榆阳区林业局供图
现在,小壕兔乡建起了“榆阳区小壕兔万亩造林示范基地”。该基地位于小壕兔东南8公里处,东西宽5公里,南北长6公里,规划造林面积45000亩,这里沙丘起伏大、流沙量大,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是无人出入的明沙地。近年来,经过人工造林和封沙育林管护,此地已完成造林23300亩,同时搭设网格障被8600亩,林草覆盖率已达40%左右,生态环境初步改善。
图为榆阳区上盐湾镇姬家坡林地。榆阳区林业局供图
大漠驼迹绝 塞上柳色新
据陕西省气象局对毛乌素沙漠南缘长城沿线风沙区生态功能的最新监测显示,1980年以来,当地防风固沙能力显著提升。防风固沙区植被覆盖度显著增大,易起沙尘区域面积整体下降,实测最大风速明显下降。
图为如今的塞上明珠。图片来源:榆林市政府网站